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篆刻艺术 > 近代印人传
马衡

马衡(一八八一·六·二十·——一九五五·三·廿六·),字叔平,号无咎,所居曰凡将斋,又名觯庐。浙江鄞县人。

其兄裕藻,攻文字;叔平先生精金石,善鉴赏;有弟监(字季明)、廉(字隅卿),并长文学,兄弟四人俱讲学南北各大学,—门俊彦,时人称曰『四马』。叔平先生一九二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讲授金石学。时汉魏石经适大量出土,深所致力,有《汉熹平石经论谙尧四篇残字跋》、《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目》及其二编,《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等著作。又尝从事『新嘉量』研究,有《新嘉量考释》一文,并据此器以作《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叔平先生素重实践,不殚辛劳,走出书斋,进行考察,自一九二三年以来,先後至新郑、孟津调查铜器出上地、洛阳圪垱调查汉魏石经出土地,并参加貔子窝、燕下都之发掘。其後半生,已从金石学之探讨,跨进考古学之研究矣。闻一九二四年溥仪离宫时,不肖之徒乘机夹带瑰宝以去,时叔平先生参加接管工作,及时发觉,始免散佚。一九二五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一九三三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对文物之搜集、展览,出版图录贡献良多。八年抗战期间,主持文物内迁,免使先人珍物沦於敌手,筹划装运,备极劳勋。其有功文物类此。平素乐於诱掖後学,容庚师作研究生时,叔平先生任指导教授,颇多勖勉;容师至今犹乐道之。以是关系,余三十年前曾将治印钤本呈正,即荷用吴清卿『变化神明在方寸』句作篆题赠,亦赐予鼓励。晚岁年老多病,一九五二年辞去院长职,改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病中犹研讨汉魏石经不辍,惜未及竣事,即遽尔逝世,实学术界之—大损失。著作除前述外,尚有《中国金石学概要》、《石鼓为秦刻石考》、《中国之铜器时代》、《戈戟之时代》、《记汉居延笔》等。现已汇编为《凡将斋金石丛稿》八卷及附录,一九七七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叔平先生以精究金石六书,长於篆法,故余事治印,整饬渊雅,直追周秦两汉,深於法度,继吴昌硕後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一九四四年尝为《说文月刊》第四卷撰《谈刻印》一文,文长九千余字,无从古代玺印之名称、形制、钮式、文字与章法、材质与刻铸、阴阳文之别、施用之方法等七方面详加介绍,以明发展之迹,继举治印宜予临写之金石拓本、参考之书,与古玺印谱,俾便研习。文中於书法与刀法关系有所申述,曾云:『近数十年来,刻印家往往只讲刀法。能知用刀,即自以为尽刻印之能事。不知印之所以为印,重在印文。一印之中,少或二三字,多或十余字,字体之抉择,行款之分配,章法之布置,在未写出以前,先得成竹於胸中,然後落墨奏刀,乃不失为理想中之印。』『盖刀法者,所以传其所书之文,使其神采不失。』『若徒逞刀法,不讲书法,其不自知者,非陋即妄。知而故作狡猞者,是为欺人也。』对刀法与篆法之轻重,文中论之云:『刀法为一种技术,今谓之手艺。习之数月,可臻娴熟。研究篆体,学习篆书,则关於学术,古请之小学,今谓之文字学,穷年累月,不能尽其奥藏,其难易岂可以同日语哉?』又曰:『刻印家欲知印之源流沿革,形式、文字之变迁,应先研究古印,自属当然之事。即以文字源流而言,不但古印应研究,即一切金石文字,也在研究之列。故金石家不必为刻印家,而刻印家必出於金石家,此所以刻印家往往被称为金石家也。』类此诸论,皆示人以正轨,与时俗之谈印艺者有霄壤之判。对《说文》所无之字,叔平先生不主张滥用假借,以为《说文》未收之字,见於汉印者正复不少。盖「摹印」「缪篆」,本自为体,其体在篆隶之间。隶书所有之字,皆可入印』。对人名印,主张气皆应名从主人,依隶楷所从偏旁,而以缪篆之体写之。但以之写作小篆或古文,终嫌未安。』治印者遵此篆之,不妄不拘矣。

叔平先生生前曾有《凡将斋印存》之辑;殁後,其子太龙收集零存,又成《锐庐印稿》,後者多抗战时入蜀之作。—九—二年,丁仁《咏西泠印社同人诗》(集《论印绝句》)中有一首咏及叔平先生,诗云:『画品书评一舫多(倪印元),封泥署纸尽摩挲(沈心)。珍藏谁似西园癖(杨复吉),赖有当年马伏波(陈鲈)。』叔平先生富收藏,故句多及之。马伏波即东汉之马援,颇知印,曾有正郡国印章之议,以之此拟,可谓吻合无间矣。其子太龙,亦擅篆刻。(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 马国权)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