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坛撷英 > 书坛人物
杨再春: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大家
摘自北京日报

每逢年终岁尾,杨再春大概是收到祝福和问候最多的一位老师、一位书法家了。今年也不例外,临近年底,来自全国各地的明信片、贺年卡、手机短信接踵而至。其中既有身居高位的领导同志,也有他叫不上名字甚至没谋过面的平头百姓。杨再春深知这一切皆源于他曾在电视上讲书法,与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很珍视这些,也常抽时间给友人发去祝福的短信,但他从不转发别人的,他喜欢自己创作。比如这一条颇有些流行的就是他的原创:“朋友在一生中可能有上千个,比较熟的几百个,比较好的几十个,真正知己的就几个。我愿意做这几个中的一个,让你快乐。”

1、电视上讲书法,创下多个“第一”

至今人们都能记得,在16年前的1990年夏天,中央电视台的一频道和二频道,在每天中午的12:30和晚上的6:30,每次用时23分半钟,播出过一档吸引了全国几千万书法爱好者的电视节目。这就是由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担任主讲的《电视书法专题讲座》。这个讲座因为在全国反响太强烈,中央电视台不得不连续重播。讲座在播出的过程中,应广大观众的要求,杨再春又组织了几位北京的书法家分别主讲了楷书、隶书、篆刻等节目。这样,内容丰富的《电视书法讲座》就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3年。当时,《电视书法讲座》创下了几个纪录:一是讲座播了3年,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没有过。二是创下了当时文化节目一个最高收视率。换句话说,在全国,你能统计出有多少书法爱好者,有多少人喜欢写字,就有多少人看过杨再春的书法讲座!三是杨再春主讲的这个书法讲座节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书法学习和普及热潮。

也许有人会说,杨再春要不是在电视上讲那个书法,他出不了这么大的名!而实际上呢,并不是杨再春选择了中央电视台,而是中央电视台最终选择了杨再春!

1989年,电视上播出的文化节目很少。那时,中央电视台就开始酝酿着开辟一个书法讲座的栏目。电视台像选电影大片的男主角那样,把全国知名的书法家拉出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有30多人。他们当中,有大名鼎鼎的教授,有全国知名的学者或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一个个地被请到电视台来试镜头,试讲10分钟。这其中,就包括46岁的杨再春。

杨再春被请来试镜头时,他身着深蓝色的西服,手里拿着兼毫长锋毛笔,他站在书案前讲了10分钟的“行书章法”。他边讲边写,他的表情是自然的、投入的,他的语言是生动的、简洁的,他的书写是娴熟的、秀逸的。

最后,他被选中了。当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把这个决定告诉给杨再春时,杨再春感到意外地说:“我这个样子行吗?”杨再春的意思是说,我长得膀大腰圆,皮肤又这么黑,能对得起电视观众吗?!洪民生笑着说:“你没问题!”洪民生还告诉杨再春:“你讲得挺好,很口语化,我们要的就是这样。要讲到哪写到哪,从头到尾要不停地讲,不停地写。”

就这样,杨再春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电视书法讲座》的摄影棚。拍摄的时候是夏天,屋里关着窗户,不允许开空调。2万瓦的照明灯光照着他,3台摄像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对着他。杨再春因为人长得黑,化妆师给他面部和手背都涂了一层大宝增白粉蜜。他的面前立着一个巨大的时钟,导演一再提醒他:“23分半钟,你要把握好时间!”“开始!”导演喊道。杨再春应声开讲。

从第1集到第20集,杨再春用了半个月时间,拍了6集行书,4集草书,4集行楷笔法,2集文房四宝等等。导演和编辑们惊异杨再春的讲课本领,拍他的讲座几乎不用停机,除非被灯光照得脸上、鼻尖上淌下汗水,导演不得不叫停为他擦汗以外,他可以不间断地讲下来。

制作《电视书法讲座》的编导们不曾知道,杨再春今天在这里讲课,所以能讲得那么从容、生动,所以能写得那么娴熟流畅,是因为在这以前为了给学生们讲授书法,他已经在社会上锤炼摔打实践了十几年。他可以在任何一个教学场合,几百人也好,上千人也罢,都可以不带一张稿纸,边讲边写几个小时。关于书法,他太熟悉了。每一段讲课的内容,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生前曾给好友杨再春做过一次“总结”,那是2004年9月的一天下午,刘炳森自己驾着车来到北京体育大学。他是专程来看望他的书友: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杨再春的。老友见面,两人都很高兴。刘炳森一坐下便说:“再春,你是当今书坛的这个!”他竖起大拇指。“为什么?”杨再春不解地问。刘炳森解释说:“三点。几年来你从不抛头露面,潜心研究书法,出了那么多书,你是第一。第二,你不急功近利,不像书界有些人,学几年字就到处钻营。你沉得下来,佩服。第三,你为中国的书法普及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刘炳森有点开玩笑似的又说:“我随全国政协到外地视察,外地的领导人接待我的时候,经常问我,你们北京有个杨再春你认识吗?我说,那是我的黑老弟呀!”

刘炳森说的是心里话。从1985年到2006年,20年的时间里,杨再春著述的《行草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等36部书法专著,总发行量高达1千万册之多。杨再春在全国的书法艺术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更是让人难忘。

2、逆境中,临习《兰亭序》三百多遍

1943年,杨再春出生在唐山开滦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家庭。少年时他聪颖好学,喜爱体育,也爱好书法。在父亲的指导下,杨再春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便每天临习颜真卿的《多宝塔》,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1958年,15岁的杨再春获得唐山市少年跳远冠军。这年他报考了北京体育学院预科并被录取。3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科体育学院田径专业。在4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杨再春认真地学习体育运动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运动成绩。1964年的时候,杨再春的跳远成绩已达到7米13,是健将级的水平。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杨再春的冠军梦破灭了。他停止了训练,终止了学业。这时,杨再春又拿起了中小学时养成的临帖写字的爱好。为了提高写字水平,他有幸拜到知名学者、书法家黄高汉、郑诵先两位先生门下。两位老师看过他写的唐楷习作后,指点他要在临习汉魏碑上下功夫。于是,杨再春苦学七年,他把凡是能见到的汉魏碑刻都反复临习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杨再春又潜心于“二王”书法的研究。逆境中,他曾埋头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多达326遍。为了掌握字的写法和了解历代书风,他通临了两遍《三希堂》法帖。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古文、诗词方面的知识不足,便跑到北大找王力教授请教古汉语。当王力先生知道他是体育大学的学生,对学习古汉语有兴趣时,感到很高兴,不仅赠送他一套四本的古汉语字典,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无疑给了杨再春很大的动力。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求教于王力、周一良、冯至等教授,在古代汉语、诗词、文学方面学到许多知识。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书法艺术迎来了蓬勃振兴的时期。这时,杨再春已在北京小有名气。从1976年开始,杨再春就参与组织北京的书法活动。他和刘炳森、范曾等组织筹备过《天安门诗抄展》等很有影响的活动。1985年,杨再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文革”后第一个书法展,开幕时启功、萧劳等300多人参观了展览。

他经常应邀到各单位去讲书法。开始,他讲小课,多是由区县文化馆、艺术学校举办的书法培训班。几十人一个班,一讲一个月。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他每星期要讲3个晚上。那时,他非常辛苦,每次出来讲课,从西北郊的北京体育大学骑车到城里,往返要五六十公里。他的裤子每条都是裤裆先磨破。他那时每月的工资是46元,每讲一节课的讲课费是5元,一个月下来,讲课费也能拿到40多元。八十年代中期,他经常应邀讲大课,在劳动文化宫大殿、在工程兵礼堂……几百人、上千人听讲。听众中,上至国家的副总理、部长、军队的将军,下至机关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和学生。杨再春讲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引人入胜”。他从不坐着讲课,总是站着讲。在黑板上写字,他的板书工整秀逸,在讲台上用毛笔示范写字,他运笔娴熟,站着蹲着都写得随心所欲。他讲课时,把书法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经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声音抑扬顿挫,非常有吸引力。1986年他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讲《行书技法》,两个小时下来,他用来示范的作品堆了一地。散会时,坐在前排的许多书协会员爬到台子上争抢他的示范作品。

那时,许多书法爱好者都追随他学习书法,每星期都交来作业,请他一一批改。他的住处——北京东城区东花厅10平方米的小屋里,经常是烟雾缭绕,人头攒动。这许多人中,后来有一批人在国内重要书展中获奖,成为书法界的中坚力量。

杨再春是一个讲课天才,同时也是一个写字的高手。他是那种既善于讲又善于写的双料书法讲师。

1985年,杨再春撰写的《行草书章法》出版后,在国内书法界和喜爱书法的群众中引起极大震动,该书再版几十次,发行数达300余万册,创下书法类图书发行的最高纪录。

3、名气大了,普及书法的责任不能减

1990年,杨再春主讲的《电视书法讲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社会上反响十分强烈。3年间,杨再春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一万多封,装了几麻袋。有时他一天就收到近百封来信。很多书法爱好者怀着敬仰和崇拜的心理给他写信,有90%的来信是要向他拜师学艺。有的询问他“用的笔是什么牌子的”,有的问他“写什么帖最好”……1993年,连续播了3年的讲座结束后,很多读者又来信询问这个节目什么时候能再播,连杨成武老将军有一天打开电视都在寻找杨再春的讲座,当他老人家得知讲座播完时,还对秘书说:“你找找中央电视台,让他们再播一遍。”秘书笑着对杨老将军说:“杨老啊,中央电视台咱们可指挥不动啊。”

《电视书法讲座》给杨再春带来许多欣慰也带来许多苦恼,每天雪片般飞来的大量来信,他不能不看,又没时间都看。他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们主动为他承担起责任,帮他看信。杨再春说,再忙再累,普及书法的责任不能减。他要大家提醒他,对四种人的来信他要亲自回复:1、残疾人的来信。有的残疾人来信,把残疾证明也一并寄来。杨再春接到这种来信,坚持回信,有问必答,有求必应。2、边防战士的来信。杨再春对那些生活战斗在边疆边防前哨的战士们,心里格外敬重,他们的来信,杨再春必回。3、身患绝症的人。他们有的希望杨再春给他们写一幅字,杨再春读后便把写好的书法作品寄过去,算是寄个安慰和问候。4、凡是对杨再春书法讲座提出诚恳批评或有益建议的来信,杨再春必回信。

不仅来信的人多,上门找杨再春的人也多,每年都有上百人专程到北京找杨再春。他们听说杨再春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就专程从外地赶来。全国各地,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是喜爱书法,希望拜师学艺。他们站在杨再春的办公室里就是不走,有的照相,有的拿出作品让杨再春指教,有的带来家乡特产,求杨再春给写字。赶上杨再春到外地出差,有的人就在出版社门口的车棚子里睡了3个晚上,最终见到了他敬仰的“杨老师”。隔三岔五地来人找杨再春,他着实是应付不了。于是他在门上贴个条:1、谈话不超过10分钟;2、恕不赠字;3、不陪闲聊。可是来的人不管这些,贴的条子几次被人撕走,来人照样推门就进。

外地人来北京不容易。有位中年人从河南来找到杨再春,想问的问题也回答了,人还是不走。杨再春问他:“你怎么不回去呢?”那人掏出身份证说:“杨老师,我跟您说实话吧,我身上就剩1毛钱了。我来时带着几百块钱,琢磨着够了,没想到北京的车费太贵,我连回家的钱都没有了。”杨再春说别愁了,便带他到食堂吃了午饭,又给了他200元回家的车钱,才把人送走。有个内蒙古来的书法爱好者叫傅长青,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但文化水平不低,写得一手好字,非要留在北京跟杨再春学写字不可。杨再春看他是个人才,就把他留在出版社,白天做门卫,晚上帮助看看稿子。在杨再春的指导下,傅长青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钢笔字帖》。

《电视书法讲座》对老干部影响最大。北京地区老干部多,中央机关、军队各总部、各军兵种、北京市各区县都有老干部的专门机构。在讲座播出后,他们纷纷请杨再春前去讲课。几年的时间里,杨再春把北京的总后、总参、总政、空军、海军、北京军区等部队大院几乎都走过一遍。部队的离退休老同志对学习书法非常执著,杨再春每到一处,黑压压的礼堂里上千人一齐鼓掌。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全国有上百个辅导站,他们用的电视书法讲座教材,选的都是杨再春的。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杨再春讲完课后,基地司令员亲自陪他参观准备发射的载人航天器“神5”,并破例让他进入组装车间。杨再春参观了烈士陵园,了解到有三千多人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这里献身,陵园里还埋葬着聂荣臻元帅的骨灰时,杨再春给基地题写了“不容易”三个大字。基地司令员激动地抱着杨再春说:“你太了解我们航天人了,你写的字虽然不多,但你很理解我们!”

全国各地请杨再春讲书法,杨再春走到哪里,都会掀起一阵书法的热浪。无论是在工厂、机关,还是在军营、学校,常常是门口挂着彩旗,彩球上拖起几十米的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全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再春先生莅临”。有人评论说:“杨再春是中国书坛上的无冕之王,他用书法影响了几代人!”一次在西北讲课,会场上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观众架了几个凳子站在上面,不慎掉下来摔成骨折,救护车赶来拉人。

杨再春不仅在国内讲,也被请到国外讲。他应邀到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瑞士、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讲学。令杨再春感到吃惊的是,在美国、澳洲、南非,华语电视台里也播他的书法讲座。1993年他到美国,华人自发地组织起来,许多华侨带来自己的孩子来听杨再春的讲课。华侨们拉着杨再春的手说,他们很希望下一代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杨再春听了很感动,他无偿地为华侨们写字、签名、赠书。

在日本讲学,杨再春的书法作品被视为艺术珍品赠送给日本国领导人。日本的汉学家西田丰明专门邀请杨再春到家中做客,切磋书艺和交流文化。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西田先生对杨再春说,他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说到兴头,西田脱口背出“白日依山尽”、“远上寒山石径斜”。西田问杨再春能背多少,杨再春给他背了《三吏》、《三别》,西田听了说:“你能背这么长的,我相信你还能背三百首。”

4、其乐融融,用写字的手拍出好照片

2006年初,杨再春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是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退下来倒更忙了。他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早晨7:30他准时来,晚上7:30他准时回家。他的18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满了书籍、古玩、奇石、根雕、花卉和摄影作品。五六米长的书案上,堆满了他新创作的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前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在工作室门口堵着他,央求着要拜他为师,请他指点书法习作。慕名来请他题字、写匾和购买他“墨宝”的人也是经常光顾他的工作室。

杨再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六年前,他开始涉足摄影,至今他拍了5万多张摄影作品。他喜欢上摄影,一是为了健身,逼迫自己到外面去,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看看。二是他总感觉,他酷爱了一辈子的书法艺术与摄影艺术会有相通之处,两种艺术肯定会有相通的地方。他先后驱车十几万公里到云南、内蒙古、东北、山东、西藏、青海、贵州、安徽等地拍摄作品。可他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他出去干什么,人们都会把他这个“书法家”的身份辨认出来。云南元阳是个摄影圣地,这里的水梯田是全国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清晨3点钟,数千人云集到这里抢占有利地形。浓浓的雾气中,人们一个挨一个地并肩而立,等候着最佳拍摄时间。杨再春和他的伙伴们一边等待,一边议论着面前的这种少见的几千人汇集的壮观场面。突然有一对四川口音的男女来到了杨再春身旁问:“您是在中央电视台讲书法的那个杨老师吗?啊呀,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您!”小伙子这一喊,人们一下子把杨再春围了起来。散伙后,有不少人追着他到宾馆,请他签名留念。

杨再春是个文化修养好、并且极有艺术灵性的人,他拍的摄影作品,名字起得很美。在额济纳,他拍的树木秋景,起名为《秋染金树》。在元阳,他拍的山背上的水梯田,起名《龙脊》。他运用古典诗词、书法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他的摄影作品添加艺术元素。他结识的一批影友,经常来找他为摄影作品命名题字。著名老摄影家徐肖冰、侯波夫妇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摄影展,其中有11张拍摄毛泽东主席的作品是从未发表过的,两位老人专门来请杨再春在上面题字。杨再春根据作品的内容,分别选用毛主席诗词中的名句来题写,使两位老人十分满意。

搞了几年的摄影,杨再春在摄影界也出了名。五棵松的摄影器材城、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有关专业刊物每月都为摄影爱好者举办摄影展和比赛,杨再春的摄影作品在展出后引起轰动。他的构图、取景、命名新颖独到,别出心裁。于是他几次应邀到摄影城给摄影爱好者们讲课,他的“摄影与文化”专题讲座受到人们的欢迎。他讲课是诚恳的、幽默诙谐的。他告诉摄影爱好者:“照相机就是健身器,咱们得舍得跑路!敢于冒险。我到西藏的唐古拉山口,在海拔5213米的地方汽车坏了,当时天快黑了,悬不悬呀?我都63岁啦!”“我的照相机是最普通的机器,比不了你们的机器那么高级。我拍片从不用摄影架。”有听众在后面打趣地说:“您是书法家,手稳,谁比得了啊!”

对于社会的公益事业,杨再春也是个热心人。2006年6月,杨再春在海淀区政协会上发言说:“上地地区是海淀区的高科技园区,这些年高科技发展了,文化事业有些落后。”他建议上地地区要好好地推动一下社区文化的发展。当天,上地街道办事处主任就跟杨再春签下协议,举办“杨再春书法摄影义卖展”,杨再春提供了50幅书法作品、50幅摄影作品。在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展览开始后仅1个半小时,100幅作品就全部被认购,所得款项他全部捐赠给了上地街道的低保户和残疾人。

这些年,杨再春还为唐山老家,为西北的贫困地区捐钱、捐书法作品总价值达几十万元。

2001年7月13日之夜,申奥成功的那个夜晚,他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了4个多小时,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北京时,年近 60的杨再春落泪了。爱人问他怎么这么激动?杨再春擦着泪水说:“你理解不了我,我一辈子都是个体育工作者,我年轻时的梦想和期盼就是奥运会,中国的奥运会!现在全实现了,我能不激动吗!”

杨再春的家庭和美幸福。前两个月在北大讲课时,当有学生问他怎样对待家庭时,他说:“我为家庭做的贡献少,但我努力地弥补。我专门拿出时间陪爱人逛商场,两个小时可以什么都不买,让爱人感到满足。出门吃饭、买东西,都是我埋单。在任何场合出入,我尽量做到为爱人披衣服、掀门帘,表示我对家人的尊重。”今年秋天到了,他给爱人的短信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别忘早晚把衣添。心里梦里常思念,情也乐,心也宽,你我共享到百年。”

【回到首页】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