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功到深处艺自精——宋慧莹的书法艺术
□ 张华庆 李冰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绩卓著的女书法名家寥若晨星。宋慧莹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崛起的女书法家中的佼佼者。她幼承家学,书法得母亲启蒙,早年即师从沈延毅先生,后又得书画鉴赏大家杨仁恺先生点拨。在诸位老师的指导下,浸淫晋唐,转益多师,渐形成自家风格。其楷书宽博雄强,法度严谨,小楷颇得钟、王之妙,清俊隽永、淡静高古。其行草书承继二王一脉,清丽灵动、神彩飞扬,又不失平和简净、坦然洒脱之主脉。总之,在她所善之各种书体之中,均以传统为宗,既有盎然古意,又富时代气息,厚朴自然之貌中又含清灵俊逸之韵。心手双畅、妙趣横生。

如果我们把宋慧莹的书法放入到同时代女书家中比较,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她与同时代的杰出女书家作品共同点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貌,而她的过人之处是她对传统文化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她深知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前人成果的过程,所以没有去创造哗众取宠的个人风格,而是自觉地深入传统、承继传统,在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将她个人的情感和她新颖的、独特的追求与她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的个性融为一体。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社会大环境中,宋慧莹近年来的作品也跳出清俊一路,笔锋为之一变,雄秀独出,英豪爽利,古朴雄浑大气,有着听涛观澜般的恢宏气势,观后真有一种“心潮逐浪高”的豪迈,使人怦然心动。

前不久,宋慧莹将她近年来的作品汇集成册。打开带着墨香的《慧莹书法》,那充满个性的书风扑面而来,让我们耳目一新。宋慧莹的书法作品在临习传统的基础上,又非常善于吸收不断发展着的新文化艺术的成果,所以从她的笔下总能流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意。她的行草书线条泼辣,跌宕跳跃,以险取胜,强调各种的对比手法,是笔墨技巧和传统功力的一种宣泄。她运用枯笔、浓墨、飞白、中锋、侧锋、散锋,字里行间充满了纵横飞动、姿媚横生的情趣。其运笔提按顿挫,使转自如,笔姿灵动,运动感、节奏感均有表现;在结构上,字形的大小,排列的疏密错落,分行布势时的气息贯通,迟速、强弱、轻重、明暗、润燥、粗细、开合等这些两极相反而富有生气的不断转换,使她的书法线条更具有变化的灵动。宋慧莹驾驭线条的娴熟能力得益于她浓厚的楷书功力,由于幼时于唐楷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近年创作的楷书作品中,又可见其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书风影响。她的楷书风格清新,字里行间充满了敦煌墨迹的书法意韵,流露出稚拙天真之趣。

宋慧莹的书法审美倾向偏重于浑厚雄奇的气息,这固然是受北方地域风格熏陶的缘故,然而女性书法家的阴柔的天性又使其作品不乏妩媚和娟雅。在创作中她不仅十分注意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而且更注重人文情怀的流露,这主要得益于她字外的修养。书法始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线条组合和谋篇布局这些外在形象及其表现出来的意蕴即抽象的意境和情趣,均能体现出作者的人生阅历、哲学思想、审美取向、宗教信仰、艺术禀赋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所以东汉杨雄说“书者,心画也。”宋慧莹近年来展出的作品如辽宁省首届兰亭大展等,以多条屏、巨幅行草书为主,以这种具有强烈的冲击效果的方式,展示她的理念,审美取向和思想性格。她的作品大家气象已渐露端倪,长枪大戟、波澜壮阔、行笔流畅、气息连贯、轻重有数,让人看后印象深刻。她的小行草、小楷书作品透出一种静逸闲雅、疏朗淡然的气息。大字书写开张,小字书写精到、一笔不苟,用笔和用墨的匠心独运,技巧表现上的高难度,使宋慧莹在当下女性书家中凸现出来,其作品有了更多让人回味的东西。

在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座谈会上,作为评委的宋慧莹在题为“未来的成功取决于今后不懈的追求”发言中讲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家乡辽宁省沈阳市,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筹建工作,从那时到今天,整整有二十几个年头,在此期间,中国书协举办过多种多样的全国性大展,我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回忆起最初几届展览,参加的女作者数量很少,水平亦参差不齐。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中国妇女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出了突出的创造力,书法界的情况亦是如此。当然,活跃在当今书坛的女作者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无疑要加倍于其他人。我常常在作品的艺术光彩之后,体味到那种百折不挠的韧性和自强之心。我因此而感动,因此要更加激励自己继续勤奋学习”。认识生活是表现生活的基础,如果对生活缺乏独到的见识和深刻地感受,就不可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一个卓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注重博学与多识,不会仅仅满足于临池之功即对书法技巧上的把握,更应当注重琴棋诗画、多方面的综合修养。书法不是一种单纯的书写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的内涵是博大和精深的。古代书法家都是读书人,他们大都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宋慧莹深知这一点,在不断创作和探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孜孜不倦汲取各方面的营养,还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总结。

在与宋慧莹的交谈中,我们得悉宋慧莹的最大爱好是读书、藏书,也阅读了大量的古代书论和现代书论,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书法艺术的实践。她认为学习琴棋书画、哲学、美学、文学、训诂、金石、考据等都是书家艺术修养之必备。其实,书法者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都在影响其本人的审美和艺术表现力。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要求每位作者加强这方面的修炼。“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多年的积淀终于使她迎来了艺术收获的季节,其作品先后参加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全国妇女书法展等各项全国大展,有些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辽宁省博物馆等处收藏。宋慧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资深望重的书法活动组织者。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她做了大量的书协组织工作。她主持省书协组织工作,用公道、厚道、周到的工作理念热心为广大会员服务,用她的真意感动广大会员的心,被全省乃至全国书法界同仁尊称为“宋大姐”。宋慧莹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教育家,承担着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培训中心、沈阳师范学院等许多大专院校的书法教育工作。在近三十年的书法讲坛生涯中,接受她辅导和培养的学生成千上万。

在《书山采菊二十年》一文中,她深情地写道:“我与书法同在,我与书协的事业同在。我常常想像自己与书法的结缘,有如在书山长满山花的崎岖小径上攀援,无论多少年已经过去,不知多少年将要到来,我要不舍昼夜地去采摘那一朵朵生机勃勃的山菊,汇集成朴素的花环,拜祭给古代的先贤,礼赞他们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成就,纪念那些已逝的长辈先生们,感恩于他们的教导和哺育,奉献给我的师友,祝愿他们在书坛艺苑新作如云。我还要把花的种子尽力播撒在遍野漫山,期待着花开来年。”明朝书画家徐渭咏兰花诗云:“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莫怪春光不属于你,你沁人心脾的清香,只此一点便胜过那万紫千红的鲜花了。我们想,徐渭的这句诗正作为宋慧莹书法艺术的写照。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