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陈晓:陈晓与他的书法
□ 谁堂

初识陈晓,是在当地一个书友的聚会上。他瘦小斯文,稚气未脱,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他。当他将一卷绢质的朱丝欄小楷中堂递给我,非常谦恭地要我提点意见时,我惊讶了。那一手圆润渊雅的王宠体小楷,写点着实是到位,让我徒生感叹,只有自叹弗如的份了。自此我们便成为好友,时相往返了。

晓兄的这手雅宜山人写了约摸两三年的光景,便开始有意改变风格了。记得他常带来的日课临习,有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王献之的十三行,以及八大山人的小字,等等。而平素的创作也便是魏晋一路了。后来,在这个基调上他又加入了六朝墓志,唐人写经等元素,他自称“写得杂” ﹑“乱七八糟”,我倒佩服他的消化吸收能力:他能在学习中广取博收,并注意寻找与自己审美情趣相吻合的语言,摄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但并未粗糙芜杂。我想,没有好的悟性,要做到这一点洵非易事。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在广州举办,晓兄的一件小楷大轴被评为入展。作品写在玫红的泥金纸上,章法布局极具匠心。书风正是钟繇的底子,时时透出墓志的消息,墨色也追求着变化。作品精雅中见质朴,有一种苍茫之气在字里行间显现。这件作品在众多的小楷作品中一下子拉开了距离。后来有些展览竟然见到有作者在模仿这种风格,可见晓兄这件作品竟还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影响。近见他的小楷,则更觉精进了,正着力将各种元素融会调和,精思陶冶,如花酿蜜,如黍作酒,得其神不袭其貌。晓兄真善学者也!

行草方面,晓兄初学米芾,后来又临圣教,张旭古诗四帖。我倒觉得他的行草还是从他的小楷中化出者。将已有的小楷书风作为契点,不断地吸收古人行草方面的营养,也不失为一另外的门径。晓兄的小楷与行草法乳互汲,相辅相成,他对行草的理解或许融会在小楷的创作之中,所以他的小楷生动有别趣,毫无板滞之象,精整与灵动相得益彰。晓兄也偶作篆隶,以趣胜。隶书初临曹全,又取法武威汉简,西狭颂,夏承碑为多。篆书方面对汉碑额,汉张掖都尉启信颇为钟意。去年中国书协的首届篆书展,晓兄便是以此类风格的对联入展。

晓兄的的工作是美术教育,因了自身的书法专长,校方特别重视,将书法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使晓兄能大展身手,他所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大赛中频频获奖,在当地更是小有名气,学校及社区学习书法的风气甚浓,晓兄功不可没。
曾同晓兄讨论“艺术书法” ﹑“文化书法”的问题,他说,现在的书法展览所催生出来的创作实在让人担忧。展览原非坏事,但因展览而带来的功利性使作者背离了书法的本真,如今热闹非凡的创作似有“怪力乱神”的倾向,使当代书法逐渐由“文”归于“野”。难得晓兄对书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更深知,一件经典的书法作品主要在于它的笔墨精神,韵外之致,所谓“气韵第一”是也,书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都是抒发性情,书写胸襟学养,重视心灵之迸发。晓兄很年轻,凭着他对艺术的痴迷和独特的感悟力,又在不断提高书法创作的技巧,复在书法之外做着大量的功课,我相信他的步伐会越迈越大,他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