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代书法 > 隋唐书法
徐浩楷书的历史定位简论(二)
蒋培友

第一章 徐浩生平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克罗齐经常被引用的著名观点。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有一段时间,我们似乎已习惯了从当下的立场去理解和书写历史了。然而,现在人们也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用历史材料本身显示的信息,或者说站在当时的立场,去思考和重建历史图景,找回历史的真实,则是更准确地理解和借鉴历史的前提。重建历史图景,在历史的语境中理解当时话语的意义,从而重新诠释和接受历史的研究方法,已引起史学界的重视,基于这样的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书法史是一门专门史,这样的研究方法自然可以而且应该被尝试用于书法史研究。

以唐代书法史为例。很多唐代书法史著述中,欧阳询(557-641)及其《九成宫醴泉铭》(632年)、怀仁及其(初唐)集王羲之《圣教序》(672年)、颜真卿《多宝塔》(752年),张旭(675-759)《古诗四帖》(传)、怀素(725-785)《自叙帖》(777年),颜真卿《祭侄文稿》(758年)、杜牧(803-853)《张好好诗》(834年),徐浩《朱巨川告身》(传,768年)、颜真卿《自书告身》(传,782年),还有大量发现于敦煌的无名氏书写的经卷文书等,常常被论述或提及。我们知道,这些作者及其作品,只是唐代书法之冰山一角。在很多著述中,他们是以著名书法家和经典作品的性质出场的。这就是当下立场理解的历史。重建历史图景,以当时的语境考察又会怎样呢?列举这些代表性作者和作品,我们只是想由他们出发,简单考察这些作者和作品,在唐代的身份和性质,以在此基础上解读唐代的书法对当时和当下的意义。

这里提及的书法家大致分三类:第一类就是欧阳询、张旭、徐浩、颜真卿、杜牧等所代表的仕宦书家,第二类是怀仁、怀素等僧侣书家,这两类书法家实际上都是当时的新型文人,第三类就是姓名无存或地位不显的民间书家(书手),这类人中的大多数在当时的地位和身份应该相当于工匠。从作品的性质来看,这些作品也可分为几类:《九成宫醴泉铭》、《圣教序》、《多宝塔》这三件代表的是碑刻,它们在当时应该是集适用和书法艺术品于一身的作品;《古诗四帖》(传)、《自叙帖》等,应该主要是以书法艺术品的性质被创作;颜真卿《祭侄文稿》、杜牧《张好好诗》等,其艺术性虽然不能被忽略,但是最初应该主要是实用文稿性质的;那两件《告身》作品,在当时代表的是官场文书,那些大量的敦煌经卷,则主要是民间实用文书的代表。

上面的简单分析,给我们透露了一些信息,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是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的研究对象,可能与其当世的实际身份和性质有很大区别。在当时,书法是知识阶层(士人和文人)必备技能之一,作为艺术活动的书法创作是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的,职业书法家在当时几乎没有。书法属于“馀事”性质,只是士人和文人(知识阶层)雅事活动的一部分。正史对被我们当作书法家的人士的与其书法相关的记述仅有只言片语或只字不提,侧面地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在书写专门史,如书法史时,对研究对象作适当放大,是自然而必须的,但是,将我们研究的背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当时状况清楚认识的基础之上,则是研究应有的前提。

为了更准确的定位徐浩及其楷书的历史地位,我们有必要考察徐浩的生平,从而研究,基于那样身份的徐浩的书法(楷书)创作的性质和历史贡献。

徐浩,《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亦有《徐浩碑》可参。这三种史料记述的内容大致相同,根据上述史料,对徐浩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察。

一、为官四朝,宦海沉浮

《全唐文》卷四四五《徐浩碑》记:“公姓徐氏,讳浩,字季海,东海郯人。”[1]武则天长安三年癸卯(703年)生于河南洛阳,越州应是其籍贯,而东海郯为其郡望。

徐浩虽十五岁就眀经及第,但并未于此时入仕。尝作鲁山主簿,参《徐浩碑》,玄宗时(712-756),因其应制《喜雨赋》,得张说赏识,得荐集贤校理,年二十有六。随后累迁至襄州刺史,时年徐浩五十三岁。第二年七月,肃宗朝(756-761)诏拜其为中书舍人。因其书艺精深,文辞亦佳,深得宠信,后兼授尚书右丞,得封会稽县开国男,进国子祭酒。在此之前,徐浩仕途,稍有坎坷,但总体通达。

《新唐书》记,肃宗上元元年庚子(760年),因李辅国谗,贬庐州长史。这该是徐浩仕途的第一次较大的沉落,是年徐浩五十八岁。

宝应元年壬寅(762年),代宗时(762-779)复召之以中书舍人,至吏部侍郎,并进爵为公,然而,因私其妾弟,弊选,再遭贬谪,为眀州别驾。该年徐浩已过古稀,年七十有一。这又是一轮起落。前一次遇贬,遭奸人谗,让人觉得总有那么一点遗憾,但这次被贬,却不那么光彩,是罪该如此啊。

建中元年庚申(780年),德宗(780-805在位)继位,大赦天下,徐浩因之得以征召回京,拜彭王傅,封会稽郡开国公,而此时,徐浩已七十八岁。两年后,即德宗建中三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卒于长安,赠太子少师,谥曰“定”。故有史称其,“徐会稽”或“徐定公浩”。

从对徐浩的仕途经历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被张说荐为集贤校理始,他在集贤院就职断续相继二十馀年,除负责行政事务外,主要负责诏告的草拟和誊写。这一方面得力于其文学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精绝的书法,为时皇所喜爱。另外,徐浩又承家学,善鉴藏,在其任职馆阁时,曾数次组织法帖的收集和整理。这些经历,无疑对他书法修养的不断完善,大有裨益。一定程度而言,其书学著作《论书》、《古迹记》当是这些经历的成果。

《旧唐书》列传中,有正史编撰者对徐浩的评价。现引用于此,权作徐浩宦海沉浮之总结:

初,浩以文雅称;及授广州,典选部,多积货财,又嬖其妾侯莫陈氏,颇干政事,为时论所贬。

……

赞曰:名以才显,才兼德尊。徐、赵、刘、李,厥声远闻。邵、于、吕、郑,其名久存。半乏全德,愧于后人。[2]

史家对徐浩等的评价,应该还是较为公正的。徐浩因文雅,得名得位,然而,晚节因权重而贪,又私心弊选,终致“愧于后人”。他的同代人颜真卿,却因忠谠而为后世称道,正史书史皆盛赞其名,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在常言书如其人的书法史中,徐浩的书法地位难道没有受到其晚节不佳的影响?

二、善文辞,知于时

徐浩的文学修养,《旧唐书》记“以文学为张说所器重”,“浩属词赡给”,“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3]言无多,亦不甚详。

《新唐书》的记述稍详尽一些:

擢明经,有文辞。张说称其才,由鲁山主簿荐为集贤校理,见《喜雨》、《五色鸽赋》,咨嗟曰:“后来之英也!”进监察御史里行。[4]

张说(667-730),“开元宗丞”,“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 。[5]他是初唐到盛唐时期的文坛泰斗,亦有百乐之才,善掖后学,张九龄(678-740)即知遇于张说,并与其宦海沉浮。另外,《徐浩碑》记:“始自登朝,特为中书令张曲江所器,忘念定契,不复以礼秩关情。”[6]张曲江即张九龄,文学史上将它与张说并称“二张”。徐浩所撰的《张九龄碑》又说:“义深知己,眷以文章……”[7]因此,徐浩与张九龄过从甚密,为忘年之交,亦得到了张九龄的提携。

徐浩能够因文辞,获遇当时文坛的两座山头,加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想其文学修养当不会是徒有虚名。

徐浩也常与当时文士交结,以诗文相酬答。四十二岁时,在鲁郡与诗人高适(704-765)会,高适有二诗记其事。五十岁时,迁岭南选补使,王维(701~761)赠诗为其送行。五十三时与储光义(生卒不详)游,亦有诗记。大历二年,与崔昭(生卒不详)、独孤及(725-777)等十八旧友宴集洛阳城南池歌诗相和。同年五月,转广州刺史、岭南节度观察使,刘长卿(709-780)、皇甫曾(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以诗相送。就在其被贬眀州别驾时,也有独孤及、钱起(722-780?)、卢纶(748-800?)、司空曙(约720-790?)、包佶(玄宗、肃宗朝在世)等文人为其赋诗送行。其后诸年亦有与独孤及、卢纶、司空曙、秦系(约720-810年间在世)交游并以诗词相唱和的记载,此不赘述。

徐浩著述可见之于《全唐诗》、《全唐文》等典籍以及部分新出土墓志。《全唐诗》卷二一五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卷四四〇存其文五篇,《唐文拾遗》卷二三录一文。另外,据赵明诚(1081-1129)《金石录》等记载,徐浩撰写的碑志又有数十篇。

徐浩受到开盛唐文风的“二张”的赏识,其文也为时所重,又常与名闻当时的文士交结,虽然徐浩在文学史上并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言其善文辞,应该不会太过。徐浩《论书》中的“藻曜而高翔”[8]的书学观,显然是受刘勰(约441-约521或约466-约539)《文心雕龙》文论的影响,其文风当与盛唐审美思想相应。也就是说,徐浩的文学修养与书学素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他适合时流,追求雍容华贵、博大雄健的审美思想。

三、书承家学,楷隶尤工

《新唐书·徐浩传》称:“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9]徐浩父徐峤之,以书名于当世,徐浩书法主要源于家学。张怀瓘在《书断》中,将其祖父徐师道的草书,与当朝王之敬(生卒不详)、孙过庭(648-703)、陆柬之(约初唐太宗、高宗时人)、高正臣(高宗朝在世)、卢藏用(664-713)同列能品。徐氏一门,三世皆有书名,可谓善书世家。

(一)承家学渊源

由前述《新唐书》引言可知,徐浩书,得其家法应该不虚。宋人朱长文(1039-1090)《续书断》有云:“太真精于翰墨,峤之能承之,以世名家……”[10]太真是徐浩祖父徐师道的字。徐师道,初唐人,生卒不详,书迹无考,仅见张怀瓘《书断》记其以草书见称。据其同代如孙过庭、陆柬之书迹考之,其草书应该渊源于王羲之。因仅列于能品,故其草书应与孙过庭《书谱》的风格相仿佛:精熟流美有余,以传羲之形胜。据此,徐浩之父,书艺得于其祖,徐师道。

徐浩父,名峤之,字惟岳,生于武皇仪凤二年丁丑(676),卒于玄宗开元廿四年丙子(736年),享年六十岁,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洺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其父卒时,徐浩已三十三岁。徐峤之承家学,以能书留名,书迹多见记于典籍,罕有存世。记于其名下的书迹,主要是书碑或题额,有《睦州龙兴寺碑》、《嶲州都督姚懿碑》、《光禄少卿姚彝碑》(图1)、《永丰陂堰颂》、《徐师道碣》等十数件,多为正书,仅《永丰陂堰颂》为隶书。记录见于赵明诚《金石录》、朱长文《墨池编》(成书于治平三年,即1066年)等书。

峤之书艺,评者甚多。武平一(生卒不详,开元末卒)《徐氏法书记》称:“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怀才蕴艺,依仁践礼,自许笔精,人称草圣。”[11]徐浩在其所著《古迹记》中亦称峤之:“真行草皆名冠古今,无与为比。”[12]武平一是受徐浩之请作《徐氏法书记》,人情系之,不免溢美;徐浩著书,评及先人,更难免高扬。但是,据张怀瓘《书断》的评断看,徐峤之的书艺,的确也该在时流之上。唐时还有蔡希综(生卒不详,天宝年间在世)《法书论》和窦臮、窦蒙兄弟(与徐浩同时,生卒不详)《述书赋并注》赞之。宋人《宣和书谱》(完成于宣和末的1126年)更记:“评其字谓如回鸾顾鹊之势,识者不以为过。”[13]所谓之“回鸾顾鹊”,得见于朱长文《续书断》记述他进书六体,得到的手诏答语:“得进书甚可观览,回鸾顾鹊,坠露凝云,虽古人临池悬帐之妙,何以过此。”[14]由前述评介可想,徐浩之父徐峤之,楷书、草书精能,行书隶书亦佳,并且书为时人重。

另,窦氏兄弟的《述书赋并注》、武平一《徐氏法书记》以及张彦远(815-约879)《历代名画记》(约成书于大中元年,即847年左右)皆记称,徐峤之也如其岳父张庭珪,善鉴藏。这种善鉴藏的家风,在徐氏一门渊源既久,至少徐浩祖父就已开此风。徐浩自小就浸润于此风之下,自然获益不浅。前文已述,他在集贤院时也曾长期负责名帖的搜访和整理,因有《古籍记》传世。

徐浩外公张庭珪,是唐代善隶书而留名的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

张庭珪,字温玉,生于高宗显庆三年戊午(658年),卒于玄宗开元廿二年甲戌(734年),享年七十六岁。官至太子詹事,赠工部尚书,谥“贞穆”。新旧《唐书》皆有传,以谠直名史。与李邕友善,曾力荐之,得拜左拾遗。《旧唐书》有记:“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请廷珪八分书之。廷珪既善楷隶,甚为时人所重。”[15]蔡希综《法书论》将其与初唐名家欧、虞、褚、薛等并列,称:“初唐……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褚遂良、薛稷,其次有……范阳张庭珪,亦深有意焉。”[16]有《信行禅师兴教碑》等十数碑石见录,几乎全为隶书。唐代以善隶入史者无多,庭珪为其一,吕总《续书评》评:“枯木崩沙,闲花映竹。”[17]

张庭珪卒时徐浩已三十一岁。虽然还没有发现记述徐浩曾习书于其外公张庭珪的史料,但是徐浩自小习书,对于一个喜爱书法的人来说,三十年中,总有一隶书大家在身旁,能不受其影响也难。

时人评书,常将徐浩与其父并提。蔡希综《法书论》就言:“父子兄弟相继其能者,东汉崔瑗及寔,……东海徐峤之及子浩,兰陵萧诚及弟谅,如是数公等,并遭盛明之世,得从容于笔砚。始其学也,则师资一同,及尔成功,乃菁华各擅……”[18]到明代,董其昌仍赞曰:“徐峤之、徐浩父子擅临池之能,故是唐之羲、献。欧阳询亦有欧阳通,类徐氏,然通小劣于率更耳。”[19]徐浩三世善书,得家学,自不是虚传。

对比徐浩父子存世作品,也可确证其家学渊源。现见于世的徐浩最早作品《陈尚仙墓志》(图2),书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时年徐浩任职右拾遗,仅三十三岁。将它与徐峤之书《姚彝碑》(图1)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用笔结体肖似,只是徐浩书稍显生涩、硬挺而已。这也可以说明,史述徐浩承家学,言之不虚。

那么,徐浩家学又源自何处?

徐浩父、祖的书迹已不可多见,相关记述也不多,现有的记述也多为浮辞。要详考其家学渊源何处,实非易事。但是从时风流变中粗略地分析其渊源,应该是可能的。

初唐李世民(599-649)极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并大力倡导,一时学王蔚然成为一种风气。就连当时年事已高的大家欧阳询也自称学大王,终得时皇宠信。可以说初唐书家取法大多不出二王的范围。徐浩祖父并列能品的书家如陆柬之、孙过庭等,皆源自王羲之,因此,徐浩祖父也取法大王,这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徐氏一门有善鉴藏之门风,徐浩的祖父和父亲都应该亲见了大量流落民间的著名法帖,也可能接触了部分二王法帖,因此,徐浩的家学渊源自然也该出于南帖,也就是说渊源于二王一脉。武平一就称:“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季子浩,并有羲献之妙,待诏金门,家多法书。见讬,斯题其篇目、行、字,列之如后。詹事张庭珪之家,抑其次也。”[20]这也可以证明徐浩家法渊源二王。

徐浩的书法渊源,书史常言得于家学。从前文分析来看,确实可信。另外,也有记载称徐浩和颜真卿都曾求法于张旭。再者,考其早期书迹,亦有欧虞之气。因此,如果说徐浩的书法渊源仅限于承家学,这似乎太狭隘了。徐浩书法应该是根于家学,旁及时贤,转益多师的。

关于徐浩书法渊源,下文作品分析中还会详叙。

(二)工楷隶,兼善诸体

徐浩的书法成就,唐人评述可见于窦臮、窦蒙《述书赋并注》:“广平之子,令范之首。娅姹钟门,逶迤王后。”[21]唐人蔡希综《法书论》,对徐浩亦有佳评。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评书》中称“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22]但是,这些评说都没有说明徐浩擅长的书体,新旧《唐书》虽有记载,但稍欠详尽,并且,言辞亦稍异。

《旧唐书》直接提及徐浩书法的有两处:

其一:

浩少举明经,工草隶,以文学为张说所器重,调授鲁山主簿。[23]

其二:

肃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时天下事殷,诏令多出于浩。浩属词赡给,又工楷隶,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左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24]

前一处仅称徐浩“工草隶”,没有进行阐释。后一处说肃宗悦其能,即“属词赡给,又工楷隶”。在唐代 “隶书”一词,有时指唐代的楷书,唐代的隶书亦常以“八分”指称。《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可被看作广义的唐代,引文的隶是否指唐代的楷书呢?“工草隶”和“又工楷隶”皆出一文,且后一引文“又工楷隶”楷、隶并提,此处的“隶”显然是指隶书无疑。而两引文同出一文,一前一后,所以,前文的“工草隶”的“隶”也是指隶书才是。

《新唐书》对徐浩的书法的记述与《旧唐书》比,基本一致,也讲“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帝喜之”,肯定了徐浩书法在当时的影响,另外,《新唐书》亦对《旧唐书》进行了补充:

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25]

《新唐书》引言说明了徐浩书法的家学因素,也谈到“草隶尤工”。但是,从上下文分析,《新唐书》中所说的“草隶尤工”,并不是对徐浩书法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而是对徐浩书写的《四十二幅屏》的品评。宋人朱长文《续书断》所记相关事迹亦与《新唐书》相似:

子浩字季海,受书法于父。少而清劲,随肩褚、薛;晚益老重,潜精羲、献。其正书可谓妙之又妙也,八分、真、行皆入能。……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其“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十数字,草隶相参,皆为精绝。识者评云:“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尤为司空图所宝爱。[26]

《宣和书谱》评说:“且浩以书名,其妙实在楷法也。”[27]徐浩传世的作品,大多为楷书和隶书,以楷书为精。所以,《宣和书谱》的评说应该更中肯。清人梁巘(1710-1788)《评书帖》亦称:“唐人八分、楷、行兼善者,欧阳询、徐浩而已。”[28]

  因此,虽然新旧《唐书》皆称徐浩“工草隶”,但是徐浩书法的成就主要应该在盛唐楷法的探索上。其隶书虽亦获佳评,但唐代隶书,无论从用笔与结体还是从韵致与变化上看,其总体水平都不高。因此,徐浩的隶书对书法史而言,意义不大。徐浩的行书和草书,几无真迹传世,臆其水平和当时善书者区别不会太大,以致书迹不为时珍,被历史淘洗几尽,仅留空评数句而已。


本章引文及参考文献:

此系朱关田先生考证的结论。详见《唐代书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八十七记:“浩属词赡给,又工楷隶,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左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除国子祭酒,坐事贬庐州长史。”《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八十五记:“肃宗立,由襄州刺史召授中书舍人。……授兼尚书右丞。……代宗复以中书舍人召,迁工部侍郎、会稽县公,出为岭南节度使。”《徐浩碑》有记:“上奇其才,谓□幽赞。以本官兼尚书右丞,封会稽县开国男。丧乱既平,皇极反正……玄宗降孝感光夭之诏,肃宗献至道□□之□,启沃两宫之□,□藩三接之恩……”《旧唐书》称其得授“尚书左丞”,而《新唐书》和《徐浩碑》皆记为“尚书右丞”,《旧唐书》当误。另,两《唐书》都仅记其得封公爵,未及初封“县男”,参碑记补。清毕沅《中州金石记》,对此有异论,朱关田先生认为系读碑断句之误。笔者细研《徐浩碑》原文及二者考论,从朱先生结论。

朱关田先生在《唐代书法家年谱》中考证,在天宝四、五年间(745-746年),徐浩曾由河南府司录(正七品)贬河南县督邮(从七品下),贬时不长,贬因无考。遭初贬时徐浩四十三、四岁。详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唐代书法家年谱》,第264-265页。

图片引自朱关田先生著《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另,新出土作品图片在正文第一次提及该作品名称时标注出处,部分经典作品,有多种文献发表,无法查清首发文献,故没有标注出处,只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关信息,请见谅。

新旧《唐书》皆作“廷珪”,徐浩书《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公墓志铭》作“庭珪”,从墓志。此系朱关田先生考证的结论。朱先生称张庭珪为徐峤之的亲家,然而,张庭珪当为徐峤之的岳父。详见《唐代书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见潘运告编著的《中晚唐五代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传有行书《朱巨川告身》传世,但该作是否为徐浩作品,素存争议,在此存疑不述。

注释:

[1](清)董诰.全唐文(第1-5册)附唐文拾遗 附唐文续拾 附读全唐文札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2010.

[2]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3]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4]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六)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Z. 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649.

[5]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6](清)董诰.全唐文(第1-5册)附唐文拾遗 附唐文续拾 附读全唐文札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2010.

[7](清)董诰.全唐文(第1-5册)附唐文拾遗 附唐文续拾 附读全唐文札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1988.

[8](唐)徐浩. 论书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75.

[9]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六)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Z. 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649.

[10](宋)朱长文. 续书断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30.

[11](清)董诰. 全唐文(第1-5册)附唐文拾遗 附唐文续拾 附读全唐文札记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1204.

[12](唐)徐浩. 古迹记A .潘运告.中晚唐五代书论C. 湖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177.

[13](宋)轶名A.潘运告.宣和书谱C. 湖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326.

[14](宋)朱长文. 续书断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31.

[15]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619.

[16](唐)蔡希综. 法书论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55.

[17](唐)吕总. 续书评A. 崔尔平.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32.

[18](唐)蔡希综. 法书论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55.

[19](明)董其昌. 容台别集(卷三)·书品A. 黄惇. 董其昌书法论注Z.江苏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216.

[20](清)董诰.全唐文(第1-5册)附唐文拾遗 附唐文续拾 附读全唐文札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1204.

[21](唐)窦臮,窦蒙. 述书赋并注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56.

[22](五代)李煜. 评书A. 评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93.

[23]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24]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25]耿相,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五)隋书、旧唐书——旧唐书Z.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744.

[26](宋)朱长文. 续书断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31.

[27](宋)轶名A.潘运告.宣和书谱C. 湖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63.

[28](清)梁巘. 评书帖A.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81.

下一页:第二章 徐浩楷书书作与书论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