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代书法 > 隋唐书法
姜立纲与明代朝廷中的温州书人
洪振宁
  ▲姜立纲楷书千字文(局部)
  ▲姜立纲草书李白诗梦游天姥吟
  ▲姜立纲楷书观音寺碑(局部)
  ▲姜立纲楷书七言诗
  ▲姜立纲尺牍《与陈牧伯书帖》(局部)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局部)
  ▲姜立纲尺牍《与镇邦书帖》(局部)
  ▲黄采楷书进士题名记碑
  ▲黄养正行书(局部)
  ▲黄养正楷书孝经(局部)
  ▲黄淮题跋
  ▲姜立纲行草咏易诗
 

今年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姜立纲去世510周年。其书法作品,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欣赏研读之余,还令人联想到明代朝廷中的温州书人群体以及历史上温州人曾经引发的文化上的流行。

姜立纲其人

明朝英宗正统九年(1444),温州画家郭纯去世的那年,姜立纲出生。

姜立纲,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东溪人(今属龙湾区)。7岁以能书入京,为翰林院秀才。明朝从英宗开始选奇童及善书者,入翰林院为习书秀才。这里所说的秀才,不同于世俗所称通过府县科举考试的儒生,是指社会上所公认的优秀人才。

天顺七年(1463)授中书舍人,任内阁制敕房书办。姜立纲长年担任中书舍人之职,是一位书写公文的高手。中书舍人,是被朝廷认定的书家,负责书写朝廷的重要文件,如诰敕、制敕、诏书、册符等。明永乐中,中书舍人有20人,后来人数不断增加。《明实录》记载:“立纲,书法为一时所重,而小楷尤精。凡进御诸书,及大制诏,多其手录。”成化二十一年(1485)升吏部郎中,弘治四年(1491)升太仆寺少卿。弘治十一年(1498)七月去世,年55岁。墓在温州市郊南白象金竹山北坡。次年二月,温州知府邓淮立谕祭碑。《明弘治谕祭姜立纲敕文碑》现在梅头东溪姜氏宗祠内。

姜立纲擅长楷书,用笔庄重浑厚,字体清劲方正,在颜真卿、柳公权之间。中书科书写制诰以此为宗,“人得片纸,争以为法”。工书者,往往“习姜太仆立纲体”,“天下称善书曰姜字”。明何乔远《名山藏》(艺妙记)记载:“姜立纲书体自成一家,宫殿碑额多出其笔。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扁(匾)。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

传世书法作品

作为书画家的姜立纲,未见其画传世。徐沁《明画录》记姜立纲:“其画山水,深得黄子久法。世人但知其书法为院体,不知其精于画也。”

他的楷书作品学习唐人,得力于柳公权书法,师从黄养正,借鉴沈度,点画精到,匀称工整,形成姜字面貌,成为朝廷书法的新样式。如:

成化五年(1469)奉敕书《观音寺碑》,为早期作品,全然欧字神形。

书于弘治元年(1488)的《楷书千字文》(残本,黄山书社影印出版),清劲方正,点画雅健,体度圆活。

弘治四年(1491)为仁甫《小楷过秦论册》,今藏北京文物商店。

弘治十一年(1498)二月所刻《姜赤厓祠堂记碑》,系姜立纲书丹并篆额,原碑藏于梅头姜氏祠堂中。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代书法》收入姜立纲《楷书节录张载东铭册》,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

北京故宫博物院又藏有姜立纲《楷书七言诗》,载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20册。

行草作品,有纵放的一面,尤其是信札,流畅活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艺术才能的多面性,如:

扇面书法作品《行书朱熹咏易诗二首》,作于成化十六年(1480),藏于南京博物院,入收《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面书画集》;尺牍《与陈牧伯书帖》,入收《明清书画家尺牍》,其二书笔力劲健,秀润清丽,运笔凝练,骨力内涵。

著名的《三希堂法帖》,收有他的书法作品《与镇邦书帖》,瑞安市文物馆藏姜立纲草书《李白梦游天姥吟》,笔势流畅婉转,字体俊秀清劲,深得怀素神髓。

初学黄养正

《万姓统谱》卷五〇记载:姜立纲善书,“初学黄养正书”,后自成一家。

黄养正,也是温州人。

明代的温州,有一批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文人。

本来,想当官,必须考取进士。可在明朝,布衣能书者,可授中书舍人。“善书”者,可绕过科举而得官,书法成为科举之外的得官门径。可谓“以书取仕”。这类中书舍人可加衔,一般不能升迁。明成祖永乐年间特别重视书写人才,时有朱孔易,善书殿匾,举笔立就,皇上当日授其官为中书舍人。皇上又挑选了28人专门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让朝廷中的温州籍官员黄淮(1367—1449)带领,还拿出秘府所藏古代名人法帖,供宫廷书家学习。

黄淮是由进士授中书舍人的,其书下笔圆滑而纯熟,婉丽而俊秀。而黄淮之子黄采却是因“善书法,入翰林”,参与纂修《宣庙实录》后,授中书舍人。传世有《进士题名记碑》。

《明史》记载黄养正也是“以善楷书,授中书舍人”。

黄养正,名蒙,以字行,以善书累官太常少卿。《忠贞录》附录之《奉常黄公传》记其事迹甚详。传见《明史》卷一六七附王佐后。《弘治温州府志》有其传:黄养正,瑞安人,七岁善书。永乐初,征授中书舍人,累官太常少卿。凡朝廷碑刻多其所书。为人谨厚,尤善诗画。

黄养正有宣德九年(1434)楷书《孝经》传世,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明正统二年(1437)温州立《重修永嘉县庙学记碑》,系黄淮撰文,碑文由黄养正书写。

吉林省博物馆藏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二赋墨迹后有黄养正写于正统壬戌年(1442)十月的行书题跋,娴熟而秀丽,颇见功力。

“姜字”与“中书体”

姜立纲善书,书体被称为姜字,或姜体。

王世贞认为:“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正,就其体中,可谓工矣,而不免俗累。”

姜字,之所以为人称赞,是因为其书严于法度,追求美观,表现了书家功力的深厚和技法的精深,能深研古人书法,对楷书形体点画技法不断挖掘发展。也被人所批评,是因为时代压之,宫廷书风笼罩,难以免俗,难脱藩篱。往往是法度掩盖了情性的抒发,制约了个性的流露。

明代宁波人孙能传撰《剡溪笔谈》,卷五有一篇《院体中书体》,记:“姜太仆立纲以楷书供奉西省,字体端重,然近于俗,一时殿阁诸君及诸司吏胥皆翕然宗之,迄今无改,谓之‘中书体'。”

所谓“中书体”,又称为“馆阁体”“台阁体”。

永乐年间的台阁体,工整婉秀、雍容典雅,体现了宫廷文化的一个侧面。

“中书体”是由姜立纲之书影响殿阁所产生的书写模式。字体风格开始出现转折变化。孙能传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写作《剡溪笔谈》时,应是他中进士之后,或已是崇祯年间。“迄今无改”,至少也有130年的历史。

实际上,这种楷体可从永乐年间的杨荣、杨士奇、沈度等人的字体算起,一直到明代灭亡。200余年,在朝廷中一以贯之。虽以中书舍人为主体,却蔓延至整个朝野。

晚明的官楷,貌似平整匀称,但已难见雍容典雅的气象了,当是实用文书。

姜立纲以前,沈度(1357—1434)为这种字体的代表,其书小楷净洁匀称,笔画工稳而姿态婉丽。易学易写,又美观大方,方便于办文书。当时在翰林院供职官吏以及内阁官僚、科举之士大多效法其楷,以取帝王之悦。此风一开,遂成台阁一体。从碑志楷书看,姜立纲之前,这种字体点画清瘦劲健,雅俗共赏,以师法欧阳询字体为多。姜立纲之后,作品略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体势稳重,字趋扁方,上下相叠,点画收多放少。

就姜立纲个人书风来说,书写碑铭与书写纸质的楷书字体并不一样。明朝后期王世贞跋《四子全文》,从“波磔处小露锋铩”,而推断此书非沈度所为,乃姜立纲所书。从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萧燕翼在《明代书法·导言》中这样评价:从明成化、弘治两朝开始,书坛上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面是“台阁体”书法的衰微,只出现了姜立纲一人,尚能以其书法获得一些赞誉,而知名于中书舍人间,但其楷书方整已趋刻板僵化,昔日雍容遒丽的风轨扫地,使他成为“台阁体”中知名人物的殿军,他的《楷书节录张载东铭册》便是证明,此后再无名家出现。另一方面,一批或官或民的文人书法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不约而同地返回到古代的艺术传统中去汲取营养,找寻改革“台阁体”的依据,并对之发动起一场猛烈的攻势。

温州书人群体

除黄采、黄养正和画家郭纯之外,明代朝廷中任职的温州书人还有不少。黄淮在朝廷做官,推荐了乡人胡宗蕴,还有画家郭纯等人。有不做官,逃回家的。如瑞安季德基,以善书应荐,以母老辞归。又如瑞安虞原璩,永乐中以楷书荐,参与纂修《永乐大典》,事竣欲授官,以母老辞归。    

胡宗蕴(蕴,又为韫),永嘉人,明宣德九年(1434)与黄养正一起,以篆书书《孝经》。黄淮在《介庵集》中说他,精于篆籀,永乐年间以才能擢任中书舍人,操觚翰苑,暇时作书画梅以自适。胡宗蕴有《水墨梅花图》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

与姜立纲同时,或以后的,进入朝廷任职的温州书人,还有:

任道逊,瑞安人,7岁能赋诗,作字径数尺有法,以神童荐。景泰初授顺天府照磨,仍以书艺供奉,屡迁至太常寺卿。《乡贡进士题名碑》由任道逊书写碑文,姜立纲篆额;《温州忠烈庙碑》系任道逊书丹并篆额。

柳楷,永嘉人,7岁以能书荐举,工诗文,画山水,与姜立纲同官。成化十八年(1482)所刻《旌表永嘉徐浚常尚义石背记碑》系黄璨撰文,由柳楷篆额并书丹。

黄璨,永嘉(今鹿城)人,黄淮之孙,与姜立纲俱直内阁,诗文书画并皆佳妙。成化二十二年(1486)温州立《温州府重修庙学碑》,碑文系黄璨所书写。

张环,乐清人,8岁时能作径丈大字。成化年间以神童举,入翰林院,后为中书舍人。明代书法家张弼于成化二十年(1484)书有“学稼草堂”,跋文记其事迹。

周令,瑞安人,幼工楷书,以奇童荐入翰林院,弘治间参与修累朝实录,授直秘书,历官太常卿、通政使。正德八年(1513)温州所立《文林德政碑》、嘉靖二十一年(1542)温州所刻《遗教堂碑记》系周令所书。

赵性鲁,乐清人,以善书受知明世宗,授鸿胪寺序班,办事制敕房,升中书舍人,进大理寺副。《岐海琐谈》称其“书法壮岁妍妙飞动,自成一家,晚益清劲遒逸,自中规度。”

张逊志,永嘉(今龙湾)张璁子,以荫授中书舍人。

赵士桢,乐清人,即著名的《神器谱》作者。以布衣被召入宫,官中书舍人,“又十余年不进秩以殁”。其书篆、楷、行、隶,各体俱佳。万历十一年(1583)温州立《重修汉东瓯王庙记碑》,由赵士桢书写。

温州人引发的“流行文化”

从明代“中书体”的盛行,想到历史上温州人曾经引发的流行。那是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唐代永嘉玄觉创作了《证道歌》,至北宋风靡民间,人人受持,“往往乳儿灶妇亦能钻仰此道,争诵遗章断稿”。

宋代“永嘉医派”应民众之所需,追求简约,将高深繁复的医书简化为小册子,被当时奉为“近世名医之薮”,盛行于世,甚至到诸方书皆废的程度。

南宋陈傅良早年应考生之所需,作揣摩科场程式之文,士人“人争诵之”,“时文靡然由之一变”。陈傅良创立了乾淳“太学体”(或称“永嘉文体”),虽不为本人所重,但后世流传极广,影响甚大,引发“追星”式的轰动效应,风靡一时,人称“止斋之论,论之祖也”。

南宋中后期温州有“永嘉四灵”诗派,追求诗歌创作上的“通俗晓畅,清新灵巧”,更多地反映土俗民情,努力反映民生疾苦,宋诗为之一变。清人全祖望说:嘉定以后,江湖小集盛行,多“四灵”之徒也。

南戏在温州诞生,温州的书会才人,应市民生活之所需,创作,演出,后来流行中国的东南沿海,高则诚被尊为“南戏之祖”。

世之所需的,民间的,平民的,富有创新性的,后来流行的,成为“俗”的。温州人以群体合力经营,为需要而制造,开风气之先,引起了文化上的流行。创举本身,应当说是极富创造力的。“中书体”却是一种颇为不同的流行。它进入朝廷,主要任务是用楷书誊录文牒,不能表现异端个性,有的为迎合皇帝口味,往往呈现取媚之态,尤其是后期的殿阁书家,不再向古人讨法度,直接学习沈度、姜立纲的字体,出现了僵化现象,最终成为毫无生机可言的机械书写。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