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硬笔书法网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苑谈艺 > WuWei点喻技法
行气

书法有一个与其它艺术想当有区别的地方就是其时间顺序性,时间差与笔划的顺序,写的顺序形成了其行走的特点,其中包括了变换的速度(韵律),毛笔的柔软使得持笔者必须提着一口气去提笔,这样简单的一讲,行气的原始概念就出来了,但用在书法上“行”即成了用笔,“气”就表现在用墨上了,笔在行中的转侧,墨在行中的注下,显示出所书的书法随作者的意念,合乎笔法,字法,章法的自然流泻,而这些笔法,字法,章法都不会在书写时思考,而是了然于胸。书写时只会默诵着内容,随着屏气的呼吸(有人研究这是气功的一种,我并不反对)笃定的手把意念和书写的内容传到笔下,当意念和内容都相对的持续时,写出来的气息也是连贯的,如果被它事打断,明眼人是不难看出断气来的。

由此可见很多地方的断气是不难感觉到的。

临摹:看一下,或看几个字去写。

抄书:看时不了解内容,单纯的逐字去抄写(诗文)。

“创作”:刻意去写去表现某些风格,随着书写去思考怎么夸张,过于思考字形的搭配和变化,或者完全以字形的构图作为考量的书写。(气韵是按已胸有成竹的心中的字形作些微的潜意识的应急的调整,而不是不顾字形而一味就章法的夸张的安排)

有的年岁大了,有的忘词,有的忘字,有的气力不逮都可使气断,或气力弱而至字无骨力。(手,臂力不够灌注意念)气连不全看笔连,所谓意就是无论有无笔之处都能感到的连接,也就是虚和实,笔连是一种形式(就象结婚证并不一定能证明婚姻就是幸福一样)气息的通达要看连接是否自然,象行云流水,好的楷书的气是连接的,这一点不难自集字帖中看出,集的字永远做不到原帖中的顺畅(就可说明上下之联)

行气是指在书写的顺序中的通畅与否。包括了每个字的第一笔到最后一笔。也包括了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虚实)。包括了行笔中的走与停。以及运笔的不同速度的转换。

其停顿,可由蘸墨重新开始!可由再起一行而由邻行找回感觉。其节律可由一笔墨的使用长短来决定。可由一口呼吸来决定。也可由文章、诗词的断句来决定。随行就市。随书者的习惯、心情。但是要保持行气的通畅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意念上的统一,这种意念就是所谓的意在笔先之意。这种意念的高度统一就是写自己的胸怀,统一在抒发自己的书写本能。如果一个人想阅读通畅的话就不可能只看要读的字,一定要多看许多字,而且要明白涵意的事先储存在大脑里,这一短暂的储存绝对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如何去念这一储存、声调、节奏、感情已经与其涵意形成一个意念。(基本功,加上临场抒发)而含意是不能缺少的感情纽带。自然的笔顺

我们可以把文章中的文字表达的唯美、性格、但是没有内容的空洞会让读者感到乏味。我们祖先出现过了那么多声情并茂是行气的技术保障,应激的大小承让变化只是潜意识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就好似骑着自行车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自主的避让与超越。

当今书坛做作之风盛行就在于不考虑内容的串连。(甚至认为内容没有所谓只有字形即可)过分夸大或者说是一门心思都放在字形的变化、衔接、做势、出奇、出个性,出效果上来。随着写每个字都要经过如何承上,如何表现,如何与周围搭配等等的复杂的考虑。学过英文的朋友应有这样的经验,当学的不成熟时,先要想着发音的正确,又要想着单词语法,结果念出来的英文结结巴巴。待到念的通顺时一定有很多部分都已成竹在胸了。稍有斟酌,也不过是换个更贴切的词而已。

如果把字作为一个单位去看一行的连接感就是一行的行气。这种气可一拿起作品时即感受到,放到地上看更显,挂在厅堂时则更一目了然了。

很多人把字拆开去迎合整行或行与行的结构而严

重地破坏了每一个字“音乐”中的一个节,其结果就是乱敲一气,打不出个点儿来,同样不美。

一幅字的开篇第一个字的选择与书写至关重要,就象定了一个调子,下面的部分不自觉的随声附合。怎么随的呢?就是靠的气脉相连。

初学字时,临帖,创作把注意力放在笔法与结字上,视野更集中在一个单字上,这种程度去谈行气还要有待以时日。功到自然能领会到。

长期的临习,过分地注意字型,而忽略了揣摩古人书写的韵致,行笔的规律,而想法过多时就容易以一笔,一字做为一个单位去完成。然后叠积成篇,安能暢怀。

欣赏古人随笔、残纸、今人王小二式的平民招帖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今人的书写艺术转为专门艺术以后,其自然抒发随着强加内容,强加意识(有些象文革下夸大亩产量那般愚蠢)愈发势微,有时不管基础如何,只要见到随意书写者即大呼高人,让人啼笑皆非。华丽词藻的拼凑与顺溜的大白话都无法写出绝世的篇章。但两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发挥是要时间和才华的。

楷书不容易写出行气,写出行气,贯始至终那种要有精气神,还要有功力,还要把标准定在“自己”一路无他地写到底。想想哪个要”乱”,老是想着某一个就“死”。

为什么说写楷的作为为开学,有一定基础以后要写行、草、或其它体。行、草即锤炼韵致。其它体增强走势,增强趣味,增加生涩感。以防单纯的楷、行、草勿走滑。也因为其它书体的质感不同而增加行、草、楷的笔划的蕴含。有很多质感的蕴含并不在于直接在形上去感受刀切,,铜铸感,而是在笔划中产生出来这种感觉,这样才能入心。这样才能跳脱那些刻意的“笔法”融合到楷行、草中来,气韵生动,笔法首先要顺畅。

行、草的行气容易看到,好的作品被称作神完气足,“神"除了字形疏张有度,势开势收以外,执笔的力度绝不可轻忽,这个力才让人提住气,才能让注意念至笔端,才能让人屏住气,才能让人提得住,提得起,提的稳笔,才能让气在笔中跳跃。(用力执笔不是蛮力,以握着的笔能从心中感念的到为准)

《圣教序》这个例子举得好,这是一本很好的初学者的帖子,刻工又好,可以说是学二王必写的,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断气”也就是没有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开始学书法要先掌握用笔,结字。所以集字帖或一些碑版的任意排版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了,尤其到了自己书写内容了,行气就相当重要了。

看不出来行气就不等于就没有行气,也不等于看出来的人在胡说。书法之所以难,之所以耗时间,之所以需要领悟,才气。就是很多地方只能靠自己去悟。悟到了就有了,悟不到什么都没有。随着研习随着领悟,段数高的听听段数低的一开口就知道你有几分了,但是低看高就是一脸的范然,都能讲清楚就都是书法家了!

书法的含意很广,书法有好坏之分。

“行气”这一主题提的非常好!它几乎是现代构成,线条空间独祟者与传统书法表现者在技法上的分水岭,也是书法由形入神的衔接点,书法有品的一个重要的台阶!

通常书法中对“行气”的理解多限于笔划的连接加上字与字的连接,象一个人在动。

进一步的引深为“气”这个气指的气息,包括了流畅,雄强,婉约。这需要通过笔划的质量,字的走势,以及通篇的布白而产生的总体的看法,观感就好象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和动作来感觉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这个“气”还可以引深到更深的层次就是“精气神”这种气就是作品为什么要看原迹,真迹的原因。不管刻的多好,拓本多好,印刷多好,只有原迹才有的扑面而来的立体的气息,才有这种效果,这就是认亲人时像片可以作假,但真人必现原形的原因。

这三种气的理解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但都似乎与气功有关,(有待研究),不同层次混在一起的讨论再加上一个没解的大课题“气功”(目前没解)想必其混乱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正书像看一个相对静态的人,只有少数明眼人才能感觉出他/她的性格。

我前面讲到的“气”大致有单纯的行气、气息,气息包括了更多的信息。

随着西方社会与科学的输入,人们更讲求科学性,但是科学在很多时候也是不足以证明的。主要是还没有发达到那个程度,当然艺术与科学是有差别的很多无证的。靠的是感染力也就是个人感觉。

但讲到鉴定中的“气”就有其科学性了,笔划,结字成篇者较比容易伪造。只有气息难以做到(我之所以感兴趣这个帖子,主要是它从行气这一个关健点揭示出来书法在当代为什么不能深入的问题。)

启功先生不是第一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人能够体味到书法中的气息并用以鉴定的。好的鉴定专家都是体味气息的高手。他们看的多,看的真迹多,自然感到的深刻。所谓科学性就是有其重复性,不是只有一个人自以为正确就可以确定的(正确的方法,其它方法掌握者按照同一程度重复验证时,可得到共同的结论)鉴定是一

门相当复杂的科学,而气息是鉴定的非常重要的感性部分(不可缺的)。当今又有那么多的书法作品被鉴定和公认就足以证明这些作品存在这种气息。

至于有些人看不到这种气自息也是很正常的,熟知多少收藏家也有走眼之时,没有办法,花钱去买经验而已。

至于碑版的残破当然影响行气的感觉,但是行气是有规律的,我们扫一眼眼前的景致,但绝不会因视野里有几棵树阻挡就无端地认为我们看的不是整个景观,临写碑帖的初期只求用笔和结字,所以一切打破行气,重新的笔划,结字特点组合在一起的字帖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方便初学,但是进入一定层次以后,成篇有内容的书写就马上涉及到“行气”的问题了。

古人的行气从来没有今天这么被“重视”。因为那时的书写是实用的,自然,随意的,随着书写行气也就自然的表现出来了,而今天大家临习,跳到创作,越过了实用,行气就变成了刻意的作态,使得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个性都是不自然的,甚至是扭曲的,但是如果满眼都是这种作品的话,看久了好像习惯成了自然。

但是书法的灵魂不是在于外在的形式。(形式的是更进一步衬托主题的表达)而是在作者对自己世界观美学的,内心的表达。这种表达是靠笔划的质感(作者对人生本质的感受认同),结体的收放(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对造型的品味),成篇的跌宕(作者在工作或生活中对大事小情的掌握与调节。)而串联.这一切集中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段中表现出来就是书写过程中的行气,甚至可以说书法就作者行气(书写)的轨迹,这种有一定顺序的动感画面应该世界上唯一在一张平面上完成动作有过程感内蕴深不可测的艺术,这也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行气”是有时不存在了,那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在作字,排字,编字。直接把帖中的字搬到作品中的集字,拼字。

所谓与古人在帖中对话,与其气息相通就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笔划是字,通篇是文,那么行气就是讲话的语气了。书法就是一种语言,我们研究她的时候怎么能不去研究语气,又怎么能在使用语言时放弃语气呢?

此外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换行,换气(呼吸)蘸墨都对行气有影响,有些微的间断,但是在整个行气中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因作者的意念上的连接去弥补,或有些小的中断可以忽略不计或超出感觉分辨的范围(像电影的动感是由一个个像片的连续放出组成的。超越了人眼对速度的分辩能力。)

但这种间断不包括现代的作做,这种作做的表现十足是象一个病危的人在倒气,有了上口就没有下口的感觉,轻者让观者不适,重者让人恶心不已。

所以说大家如果有时间,少打文字打仗,多去读读帖,读多了自然就会领会到。抬扛是可以长学问,但是要接受别人讲的对的地方。抬扛的目的是弄清楚一些东西,不是要论输赢。谁学到了,谁就赢了。

我很赞同用事例说话的作风,高谈阔论正是国内一贯学术空泛的弊病,大家不仿多想一些事例去讨论。

有些现象的存在是科学现在还无法解释的,如中医中药针炙,气功,特异功能。书法中的气与气功的关系有机会也可以讨论。

行气在有的作品中非常强烈,但在有的作品中很微弱,我们感觉行气的目的是在感觉了行气的同时看到书法作品的风骨和精神。同时也通过感受书写行气的疾徐,滑涩来体味书写者的个性特质以达到更深层次的享受。

行气当然有自然断气的时候,只是其自然的中断并不影响相对的延续,行气的连接或称贯气是一顶一顶的顶到底。而不是一联到底的。这种断和连的辩证也体现了我们传统的恰到好处的精神!

再用说话来解释书写,我们讲话时有时讲的字正腔圆,但也有囫囵呑枣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听的出来其含意(后者要仔细听)可能其中的一些字或几个字没听到或听不懂,反正大体听懂了就没有必要去非要把每个字都搞清楚。但是专门去学语言的就不同了。我们可信赖录音机,使用重播很容易就可以解诀这个问题。碑中的残破的感觉中断如果要靠行气去证明即是小题大作了,找到整碑就可以解诀了。行气要能做到这么精微那世界上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伪字画横行了。

行气有无是定性,能看到什么程度,作品本身能表现多好,明显不明显是定量的概念。

量大了容易看到也容易掌握象行,草书,量小了就难掌握,所以就出现很多现代书家楷书相当有功力,写出多少字重复写都相近。也就是说在写上下行,字与字之间时没有了相互影响。(没有先后顺序的影响)更有当代的书家的字被做成了字库,也见有人把柳字做成了字库这种“美化”以后的字就去除了上下左右的联系感变得独立了,规整了。也就是可以随意排列了。但也缺少艺术性了。颜,枊,欧,圣教,隶书都有集字帖都没什么行气相连。其中以篆最不易看出。魏书的集字更有意思。刀工盖过书工越多的越好组合。刀工是加工上刀刻感了,但是刻的顺序。刻时的思念是与原文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很多都是按笔划的方向重复加工的。所以出现当代学魏求形,学的外在,求构成失连接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学楷书,先学笔划,结构再写行草,掌握行气,出来风格。再回写楷书时,楷书既易有风格,又能生动。总之当代的行气弱主要原因就是实用部分被取消了。(先天畸型儿)

不知道几位哪位是做科学研究的,科学与艺术有着根本的区别,科学的正确性只能有一个结果(一个最终的说法)。而艺术只能有认同,如果只有一个结果的话,艺术将失去了其特色变的苍白而无趣。

这个认同可能有很多人,也可能只有少数人,少数可以理解并被实践证明了,那么既使是少数人认为它存在,它也是存在的。

我已经尽可能地从产生分类,正确使用。不当应用,以及运用它来鉴别前人书法来说明,我想会有很多人看了这个贴子对“行气”有超乎以往的理解了。至于说服你相信它的存在这一点我认输了。可我也告诉你它的存在不以谁的不同意而消失的!

很欣赏宾南的执着,相信以你的同样努力一定能够通过读帖及我讲的很多东西了解到的。当然能了解多少除了努力以外还要看你的悟性如何。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看你的造化了!

只要有书写的顺序就有行气,其多少与书写者的特点有关,与字体动静有关,与书写者使用的材质有关……

对行气的感觉根据观者的领悟程度来划分,有人只感到草,有的人感到行,楷,隶,篆越向后其感受程度越高。但有了对草,行的感觉以后,再回到书写楷,隶,篆时,行气会比单写楷隶篆要强烈的多,也更出韵味,这种反刍式的学习才能使静中寓动,而书法的"动"正是行气的感官效果之一。

《集王圣教序》是王字,但比起王本人书写的帖来说,虽然王字是钩摹本,但其行气依然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因为此序是大书家智永在关注行气的情况下集成的,只不过相对其它人随意的集字要好一些而已。也只在集字的范畴内属高水准,终无法与原作相比。(或连钩填本都不如)。

艺术的变化,丰富是连模糊数学都不及的层次,数学怎么能去验证呢?中国书法的变幻之丰富又怎么能由构成线条空间这么基础,简单的形式一言以蔽之呢?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