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北京对话:策展、创作与理论
● 陈云金等

嘉宾:谢非墨 顿子斌 倪进祥 李庆绿 魏国平

时间:2006年9月24日 晚

地点:北京国润商务酒店

主持人:陈云金

陈云金(中国书协会员、书法评论家):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利用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全国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的机会,一起来谈谈当前的硬笔书法,我想主要是围绕现状,指出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请大家畅所欲言。

顿子斌(中央美院美学博士):参加了这次“四代会”,也观看了首届硬笔书法“国展”获奖提名的作品,加上以前对硬笔书法的一些接触和认识,我谈几点想法。首先是展览问题。展览是当前书法活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但每一个展览都要有学术主题。硬笔书法所走过的二十多年搞的都是大规模的展览,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当前,硬笔书法展览应从协会中走出来,多搞一些专项策展活动。今后在运作一个展览活动的时候,首先要确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学术主题,然后整个展览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这样,可以避免国展的“普遍性” 、“空泛”和“面面俱到”。

:接着你的话题。硬笔书法搞学术策展是一条新路子,但我认为目前还有他的实际困难,主要原因是当前硬笔书坛还缺少这样有学术眼光且又有策展活动能力的人。这以前也有些朋友搞过类似的活动,但却偏离了方向,如前几年隆隆烈烈的硬笔书法“组合”,最后却是昙花一现。

当然,我们如有条件应该做这方面的尝试,但不能存在形式上,而要强调学术性。

:对,既然是专项策展就应该突出主题,讲究学术,这样的展览才不会“空泛”,才有深度。硬笔书法最终应走上“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各级官方协会举办的各类综合性大展,另一条腿就是民间策展的方式举办各类有针对性有主题性的展览。

展览活动可以推进和刺激创作的深入开展。对于硬笔书法创作,我认为还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未知领域,比如横写的探索。传统的书法创作都是竖写,但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以及工作、生活的需要,硬笔书法要提倡横写,那么,在横写过程中怎么去做好前后连接,这是一个问题,字和字、笔和笔之间的呼应怎样处理,值得探索。同时,硬笔书法应以“小”见长,体现自身的特点,不能一味的摹仿传统毛笔书法创作,不能一谈到创作就搞大幅动作,小东西也有精品,要抓住硬笔书法的本体,体现硬笔书法的特征。

对于“现代书法”,建议要纳入首届硬笔书法青年展中。硬笔书界也应允许大家去探索,敢于探索,这样,我们的路子就会走得更宽更远。

倪进祥(中国书协会员、第八届全国展“全国奖”获得者):我在十年前搞过硬笔书法,后来看到硬笔书坛的混乱状态,就退出来搞毛笔书法,现在又回到硬坛。我认为,现在硬笔书法有了新的春天,新的高潮又要到来,理由有两点:一是全球范围内推广华语,全球的“华语热”必然会带来“硬笔书法热”;二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硬笔书法应如何发展?我认为首先应从工具上创新,这次“四代会”上庞中华先生已经提出来了,大家开始也有了这一共识;二是机制上要创新。硬笔书法也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如分书体组织展览活动;三是理念上要创新。比如硬笔书法可以与毛笔书法进行“捆绑式”发展,一起搞展览活动;硬笔书法可以大胆用宣纸进行创作,进入收藏行列,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家庭装饰需求;可以组织硬笔书法精品赠送给北京“奥运会”,赠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硬笔书法也应该建立自己的“兰亭奖”等等,这些举措都可以有力地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

魏国平(青海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关于硬笔书法的收藏,目前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从网上看许多有一定水准和知名度的硬笔书家的作品的价格在十元、几十元,高的也才一两百元之间,市场价格很低,而且成交率也低。所以说,硬笔书法要走上市场还要做许多工作,还有一个过程。

:硬笔书法要走上市场,我们的运作思路要更新,宣传平台要调整。以前,我们的宣传都在自己的书法专业报刊和网站上,自己做给自己看,收藏界的朋友看不到,广大群众也看不到。我们应该到一些晚报和收藏界的媒体上去宣传自己,让最大多数的人看到硬笔书法市场。

:对。硬笔书法还可以做成各式展板,在各类庙会、展会、博览会上展出,扩大影响,这也是一种宣传的手段。

李庆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主席):当前硬笔书法的确处于一个困境之中。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仍至九十年代上半期,硬笔书法展览的影响力都很大,一次展览的来稿量都在几万、几十万仍至上百万之多,而现在,搞一次全国性的展览,来稿量也就一、两千甚至不足一千。硬笔书法媒体也是如此,“中钢”杂志发行量由原来的几十万册到现在的几千册,很多报刊、杂志都办不下去,不断萎缩,让人不安。

在新时期硬笔书法要继续向前发展,我们新生一代的青年朋友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呐喊,要奔走,要争取各级组织的重视、支持,要让更多的毛笔书法界的师长、朋友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象进祥兄这样的书界知名人士来到硬笔书法队伍,就会给我们希望、信心和力量,这样,我们的硬笔书法就会走出新的天地。

谢非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艺术指导、著名硬笔书法家):硬笔书法创作要向前发展,我认为还是要明确一个定位问题,因为定位找不准,创作就无法深入。当前,硬笔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定位一直找不准,所以导致创作混乱,延伸出许多与创作无关的东西来,搞形式主义,搞外在表面制作。

那么,硬笔书法究竟是一门什么艺术,对硬笔书法该作怎样的一个定位?根据我二十多年的创作经验,我认为:硬笔书法应该是一门“又写又刻”的艺术,它既不象毛笔书法纯属“写”的艺术,又不是象篆刻一样纯属“刻”的艺术,而是介于毛笔书法与篆刻之间的艺术。它是书法,但不是毛笔书法,它有“刻”的成份,所以它不能盲目地追求毛笔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才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艺坛上才能有自己的位置。

:你的观点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我理解“又写又刻”是一种感觉上的,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在行笔的时候把“写”与“刻”的两种感觉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准确的说应该有两个层次。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是一种技法的把握,“写”是一种技法,“刻”也是一种技法,两方面都必须过关;在创作的高级阶段,是一种感觉的把握,就是能把“写”和“刻”两种技法元素有机的统一起来,做到“道法自然”、“有意无意”,这样,你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硬笔书法创作。

:今晚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谈论硬笔书法。大家谈的话题很广泛,我在这里简单做一个小结:子斌从美学的角度谈了硬笔书法的诸多问题,包括学术策展和对创作的新见解;进祥从社会学的角度谈了如何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很有启迪性,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国平和庆绿两人则分别从市场、展览及媒体的状况提出了对硬笔书法的忧虑;非墨先生是一位有着很高造诣的老硬笔书法家,他则从硬笔书法本体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对硬笔书法的定位问题,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值得人们去思考。

在这里,我想谈谈硬笔书法学术问题。最近这几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毛笔书法的创作和理论探讨上,参与硬笔书法的事情少些,但对硬笔书法的那份情结一直未变,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

我认为,当前的硬笔书法创作有些乱,从整体上看还不如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这一点我和非墨先生有同感。从一般规律上讲,硬笔书法有了上一世纪二十多年的发展作基础,现在应该是向纵深推进了,但为什么反而徘徊不前呢?我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学术的支撑。一门缺少学术支撑的艺术是营养不良的,最终会出现“贫血”。当前硬笔书法的创作状况已反映并证明了这一点。硬笔书人平时注重的只是技法的精巧娴熟。技法是提高了,非常的精美,但作品总缺少气韵、神采、内涵,失去了人文精神,所以作品无法进入高层次领域,无法从内心真正去打动人、征服人。古人说过,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唯观神采,不见字形”,但我们硬笔书法界却总缺少这一思想。

反过来说,硬笔书法要真正实现创作境界上的突破,应该多从学术的层面去思考一些问题,这么说可能有点玄,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多用文化的眼光去观照硬笔书法。我一直有个观点:硬笔书法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态度,主动去应接现代文化。关注文化就是关注硬笔书法自己。文化之为文化,它有着无穷的亲和力和生发力,为一切艺术提供着生生不息的“营养”源泉。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硬笔书法界倡导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硬笔书法界绝大多数是年轻的朋友,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可是我们自己问问自己,我们的硬笔书人有几个读过哲学史、美学史和文学史,甚至连中国书法史也没几人看过,“士而不学则殆”,不读书又怎样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呢?这就是关键。

再次谢谢大家!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