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都江堰夫妻桥上
□ 刘正成

1982年初春,我作为《四川文学》编辑,与刘元工,包川先生赴北京为“四川老作家专号”组稿,当时,四川藉老作家在京者尚不少,有李一氓、阳翰笙、钟惦棐、陈敬容、刘心武等,也包括两位书法家陆石与柳倩。柳倩先生我是1980年在四川认识的,当时他作为中国书协筹备组成员,与方秀桐等到四川作调查时认识的。我在东单三条胡同拜望了这位文学界、也是书法界的老前辈。柳老于是介绍我认识了陆石先生。陆老当时任中国文联秘书长 。我和刘元工先生在沙滩中国文联临时简易房里见到了陆石。陆老当时答应了为“四川老作家专号”写稿(即后来发在专号上的小说《金佛山的传说》),当即叫来了他的助手,时任中国文联办公室主任的佟韦同志,商量拟议中在成都召开中国书协一届二次理事会的事。就是在那次谈话中,最后决定了五月九日在成都开会,并交代了我回川与李半黎、刘云泉等商量在理事会前筹备和成立中国书协四川分会的事。五月初,四川分会成立了,闭幕式一完,中国书协一届二次理事会于5月9日在成都锦江宾馆开幕。这是中国书协自1981年成立后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我作为工作人员,全程为会议服务。会议期间,我们陪同理事会作了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的旅游。这张照片就拍摄于都江堰铁索桥——夫妻桥上。

所谓夫妻桥,是清代都江堰旁的一对夫妻,千辛万苦倡导修建了这座桥,留下许多传说,故曰之为“夫妻桥”。我的好友钟子琴与李铭璋先生还为之写有一个川剧,即此名之。

柳倩先生当时七十来岁,站在摇晃的桥心很安稳,他的旁边一个是江西理事张鑫,一个是现故宫博物院到副院长肖燕翼,张鑫右边是我本人,左边是王景芬,柳倩与王景芬当时均任中国书协常务理事。站在桥中有些秃顶的那位是李长路先生,还有另一张在这里的照片,我一时没有找出来,上面是广东秦萼生、辽宁王堃骋、北京谢冰岩几位老先生与我们的合影。

那时,中国书协群英荟萃,其乐融融。开会时,老先生们争相发言;搞笔会时,尽情挥毫;旅游时,玩得高兴。记得在峨眉山时,当时年届八十的秦萼生,费新我健步如飞,最先徒步登上万年寺。不过,中国书协的内部矛盾,那时也有暴露,中国书协顾问,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先生因住宿安排不合适,与当事者发生冲突,拂袖而去。

这里,我就谈谈照片中心的两个人物:柳倩与张鑫。

柳倩(1911— ),四川荣县人。今年算来九十三岁,已卧病在床几年了。三十年代,即“左联”的著名诗人,与吴玉章,郭沫若结谊,与王亚南,沙汀,艾芜 ,何其芳等齐名。解放后被打成“右派”,淹蹇于世,从事书法活动。他是中国书协筹备三人小组成员,其中包括黄铸夫等,他们于1980年到南方调查回到北京后,中国书协筹备组即换了人,于是,柳老只在协会中担任常务理事。柳老很乐于干事业,但自己是文人,疏于管理,办了一个书法学院,内部闹矛盾,外部受人攻击,终归有名无实。柳老常叹,世事不易啊!于是戮力于诗歌与书法创作,除了好几本诗集外,还作有《锦绣江山》诗书数集行世。

张鑫(1939- )长期担任江西省书协副主席。1982年,也即中国书协在成都开了理事会后,张鑫即在南昌办起了全国中青年书法邀请展。我没有去南昌,但得到作品集后,中青年们都欢欣鼓舞。记得第一面就是孙伯翔兄的作品,那时,孙先生也就五十来岁吧。1985年8月,我到北京中国书协时,曾在书协借调了两年的张鑫回了南昌。张鑫先生是邓散木先生的弟子,对当代书界情况是一本活字典。许多朋友均是张鑫介绍我认识的。我们一块商量由中国书协来办中青展,并得到了陆石同志的支持,把江西的中青展算作第一届,1986年在北京办的中青展就算第二届了。中青展于是从“民办”走向“官办”。现在,中国书协已经决定中青展不办了,那么,这个原本来源于民间的展览,是不是要倒退回它的起点呢?近来,网友们似乎在讨论这个问题。

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似乎在什么地方都用得上。不过,在夫妻桥上,张鑫和我肯定尚无法想象到中国书法界与中青展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变吧!


2003年5月15日于松竹草堂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