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开创硬笔书法的历史——何幼慕访谈录

问:现在很多年轻的硬笔书法爱好者可能不是很清楚,《浙江青年》杂志第一次举办硬笔书法出赛是在什幺时候?规模有多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能否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何:《浙江青年》杂志社第一次举办“青年钢笔字书法比赛”是在1982年5月。

举办这次比赛的背景是:因受文革影响,当时的青少年字普遍写得较差,许多来稿写得歪歪斜斜,看不清楚。杂志社总编杨建新和编辑倪健中等同志商量,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就提议举办这次大赛。对这个打算共青团浙江省委非常支持。

结果,大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大赛公告在杂志上刊登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1967人寄来的参赛稿件。拆信时发现除了参赛作品外,大多数都附有来信,表达了他们对举办大赛拥戴的心声。

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呢?我认为:一是当时《浙江青年》杂志办得比较好,发行量较大(20多万份,分布全国),影响面广。二是,说明了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在广大青少年中对写好硬笔字的潜在要求十分强烈。

以上所说的1982年举办的“青年钢笔字书法比赛”在浙江历史上是空前的,是第一次,就全国来讲,也是首开先河的。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是开创了硬笔书法新的历史。

问:这是否是首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如果不是,首届“中钢”大赛是哪一年?《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在首届“中钢”大赛之后创办的吗?杂志的创办过程顺利不顺利?有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故事?

何:这次比赛其实就是“第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将比赛名称规范。由于1982年大赛的举办成功,引起了共青团中央的重视。1984年团中央宣传部委托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全国青年钢笔字书法竞赛”。这次比赛有团中央及其所属报刊的大力宣传,影响更大,收到了国内外参赛作品30多万件。其中有日本现代钢笔书法协会作品300件;许多旅居欧美的华裔青年也寄来了作品。www.yingbishufa.com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就是在以上两次大赛的基础上创办的。创办的经过是这样的:面对两次大赛后出现的大好形势,如何来进一步宣传、引导、开拓这份事业,而《浙江青年》已无法全部完成这个使命,需要另办一本专业性杂志。同时通过二次大赛已拥有了一批作者和广大的读者群。《浙江青年》杂志社也有能力解决办刊的人员和经费。因此,新总编陶松锐就决定再办一本《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这一决定得到了共青团浙江省委的认可,特别得到分管我们杂志社的团省委副书记陈岳军的热情支持。在报请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1985年5月创刊由胡嘉廷任主编。

顺便说一句: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也是在两次大赛的基础上,于1984年11月成立的。

问:比赛作品超过一百万件的是哪一届大赛?这么大规模的比赛,如何保证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呢?

参赛作品超过一百万件的是1985年举办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这次大赛是由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发起,与中国青年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妇女报社、中国青年杂志社、(英文)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钢笔书法编辑部、东方青年杂志社(原浙江青年杂志社)、上海新华(永生)金笔厂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由于有这么多全国性媒体共同举办,这次大赛的宣传力度更大了,影响也更广了。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涨,这里讲一个故事:大赛公告发布后,有一段时间是收到参赛作品的高峰期,这段时间,邮局每天要专门用一辆面包车将一邮袋一邮袋的参赛作品信件送来。大赛办公室原来组织的人员来不及拆信、整理,就特别请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等单位组织艺术系老师及学生中的行家、爱好者帮助拆信和初选。当时,我们办大赛宗旨明确,是为了发展硬笔书法事业,发现硬笔书法精英人才,而不是别的什么。同时,还有一整套的评选程序与规定:如专门组织一些同志拆信整理作品,初选时做到3人一组,由小组集体商量取舍,逐步筛选到一定数量后,再由初评评委复评,而后再组织大赛评委投票产生终评结果。由于我们在聘请评委的时候,十分注意评委的个人素质,要求在品德和艺术水平上都是优秀的。这几方面结合起来运作,就保证了大赛的公平与公正。

问:“中钢”大赛在硬笔界的影响最大,但近年来比赛规模小了,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何:的确,近几年里参赛人数逐渐减少了,这是事实。也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说这不是坏事。我个人分析有几种原因:

首先,随着硬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它总有一种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这样,少数高、精、尖的作者就脱颖而出,而绝大多数爱好者虽然在不断提高,但获奖者总是少数,而且“水涨船高”,还是没有获奖机会,这样就挫伤了他们参赛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仍然鼓励这批人,能静下心来,积极参与,所以我们也举办函面授培训班,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快提高。但总体上,事物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时,参与者肯定会减少。但不参与不等于不关注。我相信这批爱好者仍然在关注硬坛。

同时:要注意到客观条件的变化。八十年代前期,我们办的三次大赛,是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但这以后,可以说遍地开花。据统计仅1988年全国各地就有60多次比赛。而大家应该明白,参赛群体的资源,大体上就是这些。搞大赛的地方多了,有些人就近参赛。有些人比较理性,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参赛。因此全国性比赛参赛人数下降,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

再者,八十年代后期起,全国各地办大赛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一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有一些大赛收费很高,更有不少人搞大赛的名义欺骗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这一现象不断受到硬坛同行们的批评和谴责,但终究伤害了一些爱好者的参赛积极性。www.yingbishufa.com

但话又说回来,大赛规模的大小、参赛者人数的多少,不是衡量大赛质量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衡量硬笔书法活动兴衰的唯一标准。由于大家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和结累经验,大赛总是越办越好;硬笔书法事业也总是会越来越兴旺。

问:现在谈谈评委。最初几届好象请的是毛笔书法家做评委,我记得有:朱关田、金鉴才等,后来培养了硬笔界的评委,那是从第几届比赛开始的?

何:1982年举办第一次硬书比赛,作为浙江青年杂志社完全是一种创新,一种尝试。那时,“硬笔书法家”的概念都没有。为尊重艺术,评委当然是聘请毛笔书法家担任。www.yingbishufa.com

从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开始,其评委虽仍以毛笔书法家为主,但已有几位知名的硬笔界人士担任评委,如高惠敏、庞中华、梁锦英、李国桢等。而在三次大赛中获高奖的精英们,在这以后也逐步进入了各种大赛的评委行列,并逐渐成为主角。

问:硬坛涌现的第一批硬书家,其实就是“中钢”大赛的产物。当时每届的大奖获得者,都会马上成名,有点类似现在的歌星、影星,然后会受到庞大的硬书迷的追捧,然后出字帖等等。开始的几届可以说都是这样,他们那时也很年轻,后来有些成了“中钢”大赛评委,有些成了毛笔书协的领导,有些成了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些对硬笔书坛而言意味着什么?

何:确实是这样,我们熟知的王正良先生现在是杂志的总编,骆恒光是浙江书协的副主席,何满宗是湖南省书协主席,还有任平,不仅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还是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此外,朱以撒现在是福建师大教授、高惠敏是首师大副教授,卢中南和席殊是全国政协委员等等。我想至少说明两点:

1、说明硬笔书法事业形势大好。硬坛人才辈出。www.yingbishufa.com

2、说明硬笔书法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硬笔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已为社会所承认。

问:现在的“中钢”大赛是两年一次。那么以后是否会一直这样办下去?您个人对大赛的前途有什么看法或有什么期望?

何:我的看法:现在主持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和协会工作的主要领导,他们对硬笔书法的事业心都是很强的。我相信在他们的领导下,大赛是会一届一届办下去的。

我衷心祝愿大赛越办越好!祝硬笔书法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原载《中国钢笔书法》2004年第10期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