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曾如影《硬坛网络对话》系列之六

试 问 路 在 何 方?

——与汪守先关于硬笔书法理论建设的对话

人物:曾如影VS汪守先
时间:2006年4月2日
渠道:网络

曾如影简介:曾如影,广东省雷州市北和人,中国硬笔书法在线论坛总版主,广州硬笔书法家协会学术理论部委员。

汪守先简介: 汪守先,贵州遵义人,水利工程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报·硬笔书法》专刊特约编辑。有200首诗和20万言书法文论发表。


对话:

曾如影:硬笔书法的发展最脆弱莫过于理论建设,硬笔书法作者群的文化素质偏低,硬笔书法类媒介理论倡导上的不作为等都是制约硬笔理论发展的因素。硬笔书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技法陈述上,学术成果几乎没有。硬笔书法高层人物高惠敏教授对硬笔书法理论沉沦状态的概括十分闪亮:不是论文也可以得(论文)奖。造成硬笔书法理论研究低迷不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你认为硬笔书法理论研究是什么样的状态?

汪守先:要回答你的问题,我还得先谈谈二十年来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现状。先看看现有理论文章数量,刚收到一本《中国硬笔书法理论文集》,这上面精选了《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到2004年间所刊出的涉及硬笔书法方面的优秀文章,大约200多篇。但这里面还未收录其它刊物上的优秀硬书文章,特别是第一、二、三、四届硬书理论研讨会获奖的优秀文论还有一半未收录,若把这两部分都计算在内,二十年来产生的优秀硬笔书法文章不超过400篇。再看理论文章质量,作为理论,不但要有很强的思辩性和缜密的逻辑性,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文化品味,能达这一标准的理论文章是不多的。依我看来,仅有的几百篇文章中,称得上“亚理论”的不超过100篇,真正称得上理论的就更少。三看理论文章内容,大都是以技法论述,审美关照,现状评说为主,学术成果不多。从研究者的数量来看,若大的中国,硬笔书法爱好者近10万之众,硬笔书家也有几千人,但写硬书理论文章者不超过300人,每届理论研讨会的所有投稿者也就是这个数。这些人中优秀一点的,大约不超过50人,而且都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状。二十年来各个时期研究理论的知名人物总共也不超过20位,他们是朱以撒、高惠敏、任平、王介南、吴建民、齐玉新、孙敦秀、刘志、潘峰、郝世檀、梁继、陈云金、刘贤斌、吴晓懿、 江平、杨卫列、郑沛成、朱中原等,这其中有几个人早已不写硬书文章了。这就是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实际状况。

造成硬书理论研究低迷不振的原因,正如你所说,硬书作者文化素质偏低,媒介在理论倡导上的不作为是两个主要原因。如果说自身素质问题不是靠人的一厢情愿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是要硬笔书人加强修养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问题,而媒介在理论倡导上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推动理论研究,促进理论向前发展。

曾如影:你参加过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主办的第二、三、四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是理论研究的高产作者,你认为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方向在哪里?硬笔书法作者应该怎样来学习研究硬笔书法理论?硬书研究怎样借鉴毛笔书法理论?硬笔书法自身优势又是什么?

汪守先: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我只参加了第四届,第二、三届文章只获奖。我也并非理论研究的高产作者,从1998年到现在,写过二三十篇书法文论,均在相关报刊登载,大家可以看得到,这些文章中称得上理论的依然是很少的。

我以为,现在的理论研究应从零散的论证状态逐渐转向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从技法陈述中走出来,着力于风格流派、创作与鉴赏、硬笔书法批评、硬笔书法文化等方面的本体研究,并确立硬笔书法史。一是应注重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之比较研究,无论从技法还是审美方面二者均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一领域由朱以撒、齐玉新先后提出,但一直未有人涉足。硬笔书法研究完全可以从传统书法理论那里借鉴一些有用的东西。二是以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将其综合、深化、上升到理论高度,建立硬笔书法技法体系、美学体系、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硬笔书法学,最终将硬笔书法学科化。

我们的硬笔书法作者不要只埋头创作,还是应该都来学习和研究书法理论。谈到学习,应先从历代书论中了解关于线条、结构、风格、气势、意境等方面的论述,再进一步学习传统书法美学理论,并适当关照当代书法的研究成果。从学习中思考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在技法、审美方面的异同。若要做硬书理论研究,先应以创作实践为基础,结合对毛笔书法理论的理解,对硬笔书法单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索,逐渐转向对较复杂问题的研究。也就是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对别人未涉足的课题进行研究,对别人已涉足的课题进一步深入探索。同时还要加强修养,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文化内涵。

谈到硬笔书法研究如何借鉴毛笔书法理论的问题,一是要从传统书法理论之中去梳理出那些适合硬笔书法的东些,比如结构、审美等方面都有不少适合之处;二是要借鉴当代毛笔书法的研究论证方法。

硬笔书法自身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硬笔书法工具简便,容易入门,爱好者多,群众基础好;二是硬笔刚劲瘦硬,比毛笔容易掌握,比较容易表现书法遒劲、简约之美;三是硬书工具多样,各有优势,发挥好了可以写出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审美特征的优秀作品。

曾如影:有一种现象,搞创作的对理论说不出子丑寅卯;搞理论的纸上谈兵提不起笔来创作……你硬笔书法创作实践与理论双修,成绩斐然。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汪守先: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创作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丰富的硬笔书法创作经验能促进理论研究。比如对“如何掌握美工笔”的问题,无充分的实践和感受,那是怎么也谈不出来的。另一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过来又促进实践。理论往往具有前瞻性,能预测和导引实践在将来的发展和走向。从硬书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反过来又指导和促进硬笔书法创作。有的理论对具体创作起“点拨”的作用,比如现在理论上都提出了创作的高度艺术化,你总不会还去写实用钢笔字参赛吧。搞创作的人学习和研究理论是很有好处的,它能促进自己的硬书创作。如审美上、观念上的一些东西,有时怎么也弄不明白,看了别人的理论就领会了。理论研究比单个体的创作重要得多,你一个人写得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若你的理论成果能让大众首肯,促进创作,那是对整个硬坛的贡献。希望我们更多的硬笔书法家来关注和研究理论。特别是那些已经知名的书家,漠视理论是最不应该的。

曾如影:相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在硬坛整体“阳萎”的情况下却处于明显上升的态势,你认为网络媒体在硬笔书法界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能占到整个硬坛多大的比重?作为理论作者,是否思考过借助网络来发表自己的理论成果?

汪守先:网络煤体近年来处于上升趋势,专业的硬笔书法网络就有三家,还有好几家毛笔书法网络也设有硬笔书法栏目,几年来硬书网络注册网民已达两三万之众。对硬笔书法而言,网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优点是信息快,时效性强,容量大,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视频栏目内容生动,富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它对硬坛传统煤体是一种补充;它能使硬笔书人充分展示自己。当然,网络媒体因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既是其优势,又成为制约网络权威性的主要因素,以至于网上不少观点都不带普遍性,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有时听听批评也是好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吗。网络媒体的优点传统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的优点网络媒体也不具备,所以二者应该是互补的关系,而且二者也可以相互沟通和相互借鉴。至于二者占硬坛的比例吗,网络媒体的受众大多是年轻人,自然比传统媒体所占的比重小,我看前者能占到三分之一,后者约占三分之二吧,中间还有一部分是重合的。硬笔书法单个网络媒体注册者虽在万众以上,但这些人经常上网的也是不很多的,而传统正规发行的两家硬笔书法报刊,一家的订阅量起码也是几万份。网上一个热门帖子观众有二三千人就不错了,而一期报刊杂志,好的文章观者可以超过万人。

作为理论作者,其文章除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外,完全可以向网上发布,以便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是好事。不过好多作者觉得怕麻烦、费时,都很少这么做。

曾如影:你认为硬笔书法组织和纸质媒介及网络媒介有什么的措施可以促进、推动硬笔书法理论的发展?

汪守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篇《如何促进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短文刊在2005年第10期《钢笔书法报》上,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可供参考。推动硬笔书法理论的发展是整个硬坛的事。无论硬笔书法组织,还是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都可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对硬书理论和理论作者进行宣传;设立专门的硬书理论奖项,对突出作者和优秀文章进行奖励;以举办研讨会的形式推出理论,推出人才等。

作为二十多年来真正在为硬笔书法的繁荣和发展做事的权威组织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其对理论的关照主要通过研讨会和杂志推介,研讨会应长期举办下去,而且今后研讨会的获奖文章不但要出作品集,还要尽量多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刊出。另外,中国钢笔书法研究中心既已成立,就应真正行动起来,不应让其空有其名。目前要做的事是凝聚和团结全国知名理论研究人员,将现有理论资源进行整合,把硬书相关理论体系建立起来,让朱以撒、高惠敏、任平这些文化水准和理论水平高点的人执笔,尽快把《硬笔书法学》编出来,这是当务之急。

曾如影:众所周知,硬笔作者的创作生命相对较短。硬坛也造就了不少创作型的高手,大赛一届届在办,新人高手也没有少涌现。客观地说,硬笔书法的整体创作水准明显地提高了,但却没有产生具一定影响力的硬笔书家,结症何在?

汪守先:你的这一观点我基本同意。硬笔书坛实际上已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代硬笔书家是八十年代推出的,部分著名作者已成为毛笔书坛的知名人物;第二代硬笔书家是九十年代推出的,好多创作高手早已销声匿迹,现在还知名的也是少数;第三代硬笔书家是新世纪这几年里涌现出来的。第三代高水平作者数量明显多于第一代,作品的质量大部分都超过了第一代当时的创作,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硬笔书家却较少。究其原因吗,有几个方面。一是现在的硬笔书法也逐渐走向精英化,也没有八十年代那样的书法环境。那时一个硬书大赛参加者至少10万人,现在有一两万人参加就不错了。受众的减少自然影响精英人物的知名度。二是作者整体文化素质和书外工夫均不及第一代人,有待将来提高。三是有的作者风格不突出;风格突出者,其作品通过媒介亮相的并不多,以至产生的影响有限。四是部分知名作者并未成名多久便已悄悄离开硬坛。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影响力是要靠时间说话的,这第三代知名作者要能真正在当代硬坛上产生大的影响,还要他们真正愿意作“两栖书家”,在弄毛笔的同时不要丢掉硬笔,长期下去,在其毛笔书法大进的同时,硬笔书法也会大进,从而影响力就自然会产生。

曾如影:还没到“人老珠黄”,正是青春年华,怎么就这样令人乏味,尖峰高手安徽含山周继中移情别恋了,网络巨头河北唐山齐玉新绝望而走了,你呢,有激情时还愿意写写文章,为硬笔书法推波助澜和呐喊!但是现在的主事也是弄弄诗词了……你们谁都说很爱硬笔书法,但是就是不想与硬笔书法过一辈子。为什么这么爱硬笔书法还是移情别恋?

汪守先:硬笔书法是一门年轻化的艺术。不但作为一门艺术年轻,从事这门艺术的人也年轻。我曾经注意过硬笔书法作者的年龄问题,发现一个有趣的“35岁现象”,就是从事硬书创作的人大多在25—35岁之间。在25岁以前,要读书,要找工作,不会真正有精力去弄硬笔,就算有爱好的,除了那些认真受过专门训练的以外,大多停留在写字水平。35岁以后,人生也过半,尘事纷繁,时间更少,因硬笔已弄得差不多了,大多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对毛笔书法的追求上,希望在毛笔领域也弄出点名堂来,这是普通硬笔人的心理。正如你所说,过了35岁“谁都不想和硬笔书法过一辈子”。然而我觉得过了35岁,若有时间,尽量做个“两栖书家”最好。实在不行,在一定的时间还是应在硬坛中走走。若彻底放弃,那就太可惜了。

至于我自己,因感觉对诗有些悟性,这种悟性远远超过书法,所以我这几年把有限的业余时间部分用到了上面,真是无心插柳,近几年的创作大多受到内行的肯定。现有的几百首作品,经当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丁芒先生审阅,也给了较高的评价,现已出版格律诗作品选《倚梦听涛集》。也许将来我能成为中国作协的一员,这是我的目标。然而对书法我依然不会放弃,还会尽量多抽时间练习,希望将来有所收获。我还会一直关注硬坛,有时间有激情我还会为硬笔书法写写文章。

曾如影:硬笔书法绝望观最为明显者,河北唐山齐玉新也。我没有老齐这么悲观,但是老齐所提出很多问题,值得学习和研究硬笔书法的人去思考与探索。你也详细阅读过我与齐玉新的网络对话,面对硬笔书法绝望论,你的观点呢?硬笔书法发展的前景乐观吗?

汪守先:你和老齐的网络对话,我看过,他的很多看法都太偏激,我也不赞同。不过有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真思考和探索。比如理论的文化内涵,理论的学术高度,理论的体系构建,硬书的历史定位等均是我们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以为,硬笔书法真正得到繁荣和发展,仅二十来年的事,时间太短,它不象传统书法那样有三千年的历史。面对这门年轻的艺术,无论创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有待深化,当然理论是相对滞后,但这些都需要我们书法媒体、书法组织、书法家、硬坛精英、爱好者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和奉献,去切实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促进理论建设,空喊口号,空发议论都于事无补。人各有志,要退出的谁也管不着,“江山代有才人出”,硬笔书法自会向前发展,理论也自然会逐渐丰富,一切都用不着悲观。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