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胡秋萍答网友问
时间:2005/01/15 地点:书法公社(www.shufa.org)

胡秋萍:

各位书友、同道:晚上好!能来书法网跟大家共同探讨书法艺术很高兴。在这里我试着回答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南山道人:请问:对精致和粗放之间的关系您是怎么理解的?

胡秋萍答:所谓“精致”,更多的是在用笔上体现,属于书法技巧范畴。指的是在用笔的起止、收放、运行等做得非常精细到位。所谓“粗放”,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我理解应该是奔放或豪放。因为“粗”是相对“精”而言的,说明功夫不到家需要继续磨练。豪放则更多的是指一种气势,主要是以墨法和章法来体现。精致与豪放虽然与笔墨的运用及章法结构等有关,但我认为更与生命的本质及性格有关,是由性格来决定你的。二者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精致”应寓于“豪放”之中,“豪放”中应透露着“精致”的笔墨技巧。

2、三省斋:请问胡老师:你怎样看待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两种创作模式的?

胡秋萍答:把“传统”做到位是一种美,那是一种古典的高韵深情。传统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而不断完善的一种经典优秀的东西,其中共性中透出一个个优秀书家的个性。“传统”是约定俗成的,规范的,已被社会认可的东西,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而“现代”与时代联系的比较紧密,更多的透着时代的书法家对于书法的理解。“传统”和“现代”体现了当下人们对书法这门艺术的理解和审美取舍,如果你的书法创作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体现着时代精神和自我的生命状态,我认为则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3、三省斋:请问胡老师:你在走传统路子的同时,怎样把时代风貌及当代人的观念、情感对接到你的书法作品中去的?

胤衡问:胡女士您好,早在十年以前就拜您的大作,并一直在关注着您.可以说,您现在的书写风格或者说您现在的表现手法都和以前大不相同,我本人更喜欢您现在的大作.请问您现在的书风变化是基于什么艺术理念.在书风的突变和渐变上您是怎么认为的?您能告诉我,一个书家怎么样去进行风格的表现呢?

烟雨江南问;作为一个集诗词、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的你是如何理解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你是如何看待并如何来处理这之间的关系,你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向是什么!关于艺术的涉猎是广泛还是专一等等!

倦复倦斋问:您这两年风貌变化不小,为什么要变啊?

多趣斋主问:请问胡女士:你有得意之作吗?目前你认为你写过的那幅最好那?

胡秋萍答:这里,我想将最近写的一篇《从王铎开始……》文章摘要给大家。文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我的书风变化和我对艺术的思考几姊妹艺术的关系等作为回答大家的提问。 www.yingbishufa.com

……人是有缺点的,我也不例外,尤其是面对书法,我更是如此。最初,我是一个热爱书法的渴望者,对于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是爱写毛笔字,因为那种临摹的过程给我的感觉很好。就这样默默地在颜柳、二王、米芾、汉隶、魏碑中翻来覆去,像煲汤一样文火炖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王铎的书法在国内和日本引起了强烈的轰动,许多人的眼睛和心灵都聚焦于他,我也无法例外。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书坛,王铎书法无论是雄强的气势,大胆的布局,还是笔墨的运用,感情的挥洒……都令当时的书坛中人耳目一新。像许多人一样,我被王铎书法艺术的魅力吸引,一下子就是十几年。王铎的长条巨幅、长卷、手札、诗稿,在我的案头、手中反复展读,我体会着他精细灵动的用笔,独到的涨墨,苍茫的气象;想象着当年的王铎是如何背负着精神的十字架,借助笔墨书写着生命的绝唱。王铎独具生命力的书法艺术,他作为个体生命面对名节丧失的忍辱和黎民百姓将残遭生灵涂炭的两难选择,所有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曾有诗记之:读王铎诗书《论书说剑亦谈兵,排 腾挪气不平。每挽天河飞墨雨,诗魂幽咽砚边鸣。》采桑子.观王铎书法《飘零悲苦沧桑历。千古之名,笔下难鸣,墨雨丝丝慰寂灵。如灯如影如毫发,自化相生,无言有声,书尽人间天地情。》观王铎书法纪念馆《纤纤细雨柳丝新,问祖寻根到孟津。眼望山圜魂相许,心追秋月我躬身。一生荣辱谁人识,半世沧桑独自吟。庭院幽幽遗爱在,诗书娓娓道情真。》如果说,最初对于王铎的选择是感性的话,那么,经过许多年浸淫以后,我发现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必然的东西存在。王铎书法深邃的渊源和笔墨表情达意的抒情性,无疑是我生命内质对艺术审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渐渐得到了一些理解和认可,也很偶然地参加了一些国内外的展览,年轻的心里曾经感到过一丝的欣慰,但不久随之而来的是对艺术思考而产生的困惑和迷茫……(杨雄[书法问神])“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石涛[话语录]“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石涛的[话语录]虽然谈的是绘画,但书画同源,在道的层面上,它们的追求是一致的。在经历了最初的技法与规则的训练之后,艺术最终需师造化,师心源,向内心挖掘方能写出自己。艺术家要丰富自己的修养,不断读书充实净化自己的心灵,锻造自己的人格,开阔艺术眼界,提高审美境界。我们不能一生一世都学着别人的语言说着别人反复重复的话语。什么是书法的传统?难道仅仅是它永恒不变的笔法吗?古人“纳古法而出新意”的创造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书法历史的链条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连接下去的?

自古以来,书法是文人修身养性的方式,另一方面它对古代文化史的研究承载着重要的文献作用。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往它的实用性和文化作用似乎大于它的艺术性。然而,它毕竟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书法在今天已被世界广泛关注,当人们提起东方不能不言及书法,中国是世界极少数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谈起古老的东方文化不能绕过书法。今天,科技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书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弱化,人们很少再用毛笔字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书法更多是以欣赏审美的角度出现。如何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展延续下去并发出耀眼的艺术光芒,则值得我们深思并为之努力。

艺术从来没有规定的彼岸,艺术家是永远的攀登者。追根寻源,博采众长,独成一家,是多少艺术家的梦想。面对浩瀚的传统我们必需走进去再闯出来。走进去难,闯出来更难。不走进去,不能得传统真髓,不闯出来就会成为书奴而迷失自我。就像咿呀学语的孩子,要学会的是语言表述的方法,重要的是最终说出能表述自己感情和思想的话语。因此,在对王铎研习十多年以后,一种对新的笔墨情趣表述的渴望在内心越来越强烈地涌动。我的眼光开始触及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等相关的姊妹艺术。在我的眼里它们都与书法的一笔一画有关。音乐跃动的生命韵律;舞蹈一颦一顾的生命形态;绘画笔墨色彩的丰富内涵;建筑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构成;文学对于灵魂的绝唱与礼赞都营养启迪着我对书法的思考与审美追求。2002年年初,我出版了第一本八开的书法作品集并在郑州河南省博物院举办了大型的个人书法艺术展览,而这样的第一次亮相,却打破了人们对我作品的原有印象。我在王铎书法风格基础上呈现的新面貌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赞赏、有疑问、也有不理解……那年我刚届不惑之年,探索刚刚开始,我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一世来积淀、探索、修整、深化,我可以被不理解,但我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中都体验过,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我尽可能地在笔下多去体验,几年过去了,我思考着、探索着,扬弃着、回归着、完善着……慢慢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语言。艺术家生命状态的阶段性,印证着他创作的阶段性,一切都不可重复,正是这每一步的不可重复,忠实记录着艺术家创作的生命历程。我不可能回归到学王铎时期的书写状态,也不可能退回到最初的探索,不断吸收、回炉、深化、磨砺才是我当下书写的真实状态。

也许,探索的过程就是艺术家的生命历程。那么,我可不可以探索?结果是什么?我知道迈出这一步是无法收回的,这一步里有错是否也有对的成分?现在无需诉说无需证实它,因为,艺术家永远只能通过作品来表述自己。

明天永远在召唤我们,路始终在脚下,在前方,你不走都不行…… www.yingbishufa.com

4、坐忘斋主:胡女士您好!久仰!我只一个问题:在书法创作中,您认为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请赐教?

胡秋萍:我认为这两种因素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都很重要。没有感性因素说明一个艺术家对事物不敏感,他压根儿就是选错了行。我们大家知道:书法是艺术。那么既然它是艺术就应该遵循艺术的规律。什么是艺术呢?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力为特征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真谛一句话,假经万卷书。)他以第一人称的单数和复数,对艺术和科学作了高度概括。

当一个艺术家面对笔墨和宣纸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对想要书写的内容一点儿都不动情,他怎么进行创作呢?仅如此还不够,他还必须对艺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就需要他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但二者又是对立统一的。一个书法家或者书法爱好者,在笔底的体验越丰富越到位,越能够帮助他对书法有更深刻理解,反之,理性的思想就只能从文本到文本,艺术就必然是苍白的。

5、月光保镖:胡女士您好!清梁山舟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您对这个论题是怎样看法的?请阐述,谢谢! www.yingbishufa.com

胡秋萍答:“天分”,是能否写好字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你在某一方面特别敏感,内心和身体对这种东西有一种先天的接近和通透,你一定能够用比较短的时间去理解书法,取得成就。“多见”就是多看,这里不仅是指要用眼看,更要用心“看”,植在心中并能够潜移默化表现出来;“多写”,一个人再有天分若不勤奋刻苦地磨练,也很难学好书法。“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个人感觉学习书法,如不勤写就会手生,就不能有得心应手驾驭笔墨的功夫。“天分”必须通过勤奋“多写”才能够精彩地表现出来。

6、冯志刚:我也提个问题吧,论坛里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初学者,临写注意些什么?临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简单的创作等。

胡秋萍答: 这里必须明白临帖是为了什么?临帖是锻炼你的心和手驾驭笔墨的能力。毛笔、墨汁、宣纸这种特殊的书写工具最适合表现汉字的艺术性。毛笔的柔韧和弹性、宣纸特殊的渗透性、墨汁的厚重丰富性等都是其它工具不可替代的。临帖是一个十分艰苦而无法饶过的过程,临帖要注意多读帖,分析“这一本”字帖特殊的用笔。第一阶段追求形似,最好大小与原帖不要差距太大,这样有利于比照差距。第二阶段追求神似,要学会把静止的汉字看成是充满生气和灵性的。写出字的精、气、神和生命状态。至于临到什么程度可以进行创作?在对你所临摹的字帖有一定的理解和笔墨功夫时(对字形结构的把握和对笔墨的控制),可以原帖的味道尝试进行独立书写自己认真选定的内容,即使能够尝试着创作,仍需要永远坚持不懈的临帖。这是由书法这门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7、dq6528025:请问胡老师,书法创作如何表现其抒情达意陶情冶性的功能?

胡秋萍答:抒情达意是指作者通过笔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如何来欣赏这种笔墨的抒情达意,确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关于艺术欣赏,这是一个复杂的意识过程,一百个欣赏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通过对书法的学习与训练从而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长期面对碑帖的浸淫和诗词美文的书写,必然受其熏陶。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长期学习锤炼必然会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8、韦言:胡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个问题:在创作的时候,怎么才能"忘我"?因为我常常一想到这字是为某某人某某事而写的时候,就拘谨而导致发挥失常了。 www.yingbishufa.com

胡秋萍答:“传统”必须与你的审美追求对应才会被你接收,否则,临摹一些不喜欢的碑帖,你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再优秀的传统也无法吸取。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也是修养所致,必须排除杂念,才能在创作中投入专注达到忘我。

9、wzx:请问胡老师:1.能否说说你对自我的定位(古,今)如何?能简单说说自己优缺点各是什么?2.能说说你创作的源动力来自哪里,创作书法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向前辈学习,有不当处请多包涵。谢谢!

胡秋萍答:前人有一句话叫:只为耕耘莫问收获。我没有想过如何给自己定位,况且书法艺术不是想要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的。我经常反思自己,创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我觉得自己有一定的艺术感觉,但是还必须深入传统不断探索磨练,才能用笔墨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尽可能的表达完美。

关于源动力和目的,最初对于书法就是喜欢,一种感觉和感情上的喜欢。现在,渐渐地通过这么多年努力,书法已成为我的职业和生活方式,除了生活本身,所要考虑和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我只希望能尽力把它做得更好一点。

10、一得:胡老师,每个人都知道绘画需要构成的知识,那么书法也是一门艺术,其中自然也有构成蕴含其中,请您能否详细谈谈艺术构成如何运用于书法创作之中。

胡秋萍答:艺术构成,这是一个现代艺术名词。“构成”在辞典里有两个解释,一是形成、造成,二是结构。我理解你所说的艺术构成是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构成。你希望将现代艺术形成构成引入书法创作对么?我认为,要引入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把某一种现代艺术形式照搬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去,那样的话,可能会带来观念和创作的混乱,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但是有一点儿,它不是书法,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你所说的这个“运用”很难得做到恰到好处或臻于完美,做得过了或欠了都会破坏书法的内涵与韵味。现代艺术构成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新鲜感和冲击力,而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追求的更多的是内涵,这表现在线条的挥运和结构使转的过程中。现在的书法作品更多是进入展厅,而不是案头的把玩。作品的视觉效果才是创作者追求的东西。这些艺术追求、艺术审美的取舍,也是生命本质的一种真实反映,一种心性人格的外化,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东西。

11、方枪枪:偶也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萍萍姐姐,偶现在写的是汉简书风,可是写了一段时间后发觉很难跳出来,要挣脱原来汉简的框框似乎很难,希望点拨一二,谢先......02在郑州时曾在省博物院见过姐姐的作品,实在是佩服的紧,希望多出佳做哈......

胡秋萍答:书法界的朋友都知道,初学者要想真正掌握一种书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进去不容易,走出来更难,因为你所进入(掌握)的东西已经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成了你笔下的一种惯性,所以走出来谈何容易。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跳出来?跳出来想要选择什么?吸收什么?补充什么?这里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实际上在书法创作中,我并不赞成完全否定过去,而是在创作中不断融入新的东西。我认为:决不可盲目的进去或跳出,盲目的结果是最后什么也没有。

12、子夜飞箫:胡老师:箫被誉为乐器中的君子,但懂箫的人现在却很少。人们普遍认为箫比笛子难学,我认为恰恰相反。您对箫是怎么看的?

胡秋萍答:笛子与箫都是竹器做成的,由于做工不同,传达出来的音质却不一样。笛子的音色是明亮、轻盈、澄彻、欢快、激越、悠扬,而箫则是低沉、舒缓、哀怨、凄侧的音色,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若谈到它与书法的关系,我想重要的是二者带给你的感受不一样。因为在欣赏不同乐器时感受不同,而在这种感受下所要想表达的艺术和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这样在你笔下流淌出的线条也就不一样。

13、东郭先生学书:胡主席:我不理解这个说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请问胡主席怎么理解这个说法!

胡秋萍答:“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样的表述有一定道理,但它还不够准确,还应该包括字形、结构、章法、气韵,点线的起止、运行、转折,以上这些都是由线条、点画组合成的,它们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线的质感以及它组合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表现。“书谱”讲“神采为上”。我们创作一件作品,是要让它给人以美感,打动别人,如果线的质感不好,美感就无从谈起。如何才能让线质具有神采呢?就要在点画、用笔上多下功夫,体会手握笔的松紧度、笔墨触纸的轻重感,效果如何,只有自己去感悟。

14、qutaishan:胡女士:你好? 二十年前就喜好书法,只因工作等多种原因竟然撂下了,现在而今眼目下已年过半百重又提笔,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因为已过了黄金时段!年过半百如何学书法?

胡秋萍答:中老年人学习书法与儿童学习书法不同。孩子可能认字不多,对汉字没有形体书写经验,加上孩子理性东西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所以儿童学书法可从最基础慢慢来。而中老年人对事物有着较丰富的人生体验,我建议可以多读帖、临帖、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其中,临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可以将临摹与读帖、博览、博采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审美经验与人生阅历,也会写出很漂亮的字来。我认识一位老同志叫赵世信,年轻时特别喜欢书法,但苦于没有时间,就一直放了下来。后来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一面临帖一面读书,经过多年的学习,现在他用笔已经十分“老到”了,学苏东坡字写得清秀、典雅,韵味很足。当然这种“老到”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生命本身使然,固然这与他年轻时一直好学不倦和对传统文化长期浸染有关。很多东西看得多了会“相儒以沫”,会慢慢地入到你心里了,艺术品位和层次自然而然会流露到你笔下。

15、醉花阴:请问胡老师:几乎所有大师都说,字(画)欲脱俗,首要是多读书,其次多读书,第三还是多读书。您能阐述具体一些吗?您认为最好多读哪些方面的书?

胡秋萍:我个人认为,所谓读万卷书,就是通过读书跟历史上伟大的智者的灵魂对话;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去寻访万里路中一个又一个“高人”、智者,感受他们的思想和智慧。读书一方面应“术业有专功”少而精。早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人生短暂,应该把最需要的东西读精、读透,同时,尽量广泛涉猎,泛读、博采你所需要的书籍。

16、某先生问:如何临颜真卿 ?

胡秋萍答:颜真卿楷书的突出特点,无论是点画还是结体都体现了敦厚、筋健、雍容、宽博、大气。了解了这些之后,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东西。学习颜体,能使你的作品增强气势,字体开阔,线条厚重。也可以临他的行草,颜真卿的行草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临摹过程中,强调的是要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学习,这样比简单的“蛮写”好的多。颜真卿的行草也是宗法二王,他的使转多外拓用笔,有什么样的用笔就有什么样的风格,这样,颜字就有一种大气圆融的气象,虽然他的祭侄稿,感情宕荡起伏较大,但是胸中的愤怒、悲痛在手稿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值得我们吸收学习。

17、关于书法的动手动脑问题?

胡秋萍答:无论做什么事情,关键是手、脑、心三者的配合。手动更要脑动、心动。练习书法,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则不会有任何成功,不动脑筋写就是盲写,不用心就不会有精、气、神和艺术的感染力。在临帖时还要进行理性的分析,看每一个书法家的特点是什么,要学习吸收他什么精华,哪些东西是共性的?哪此东西是个性的?哪些更适合我。理解了就会上手得快些,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进步一定会很快。 www.yingbishufa.com

18.北京老壶问:胡先生,书如心画,看一字知其人,有道理吗?

胡秋萍答:书如心画,如的是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表。字知其人,有一定道理。

19、墨耘斋主问:1.书法应该怎样选择与自己个性一致的风格?2.在临帖过程中,毛笔的选择问题,在很多人面前是个很小而在我认为是很关键的问题,比如临王羲之帖狼毫写起来要舒服,而写米字,和小楷用羊毫要畅手的多,请问:...

胡秋萍答:现场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流露出来的,不是你选择什么样

20、周继中:尊敬的老师您好,在您转换风格的过程中您认为所谓的传统和创新有必然的联系吗。联系之间的环境因素是什么书法为了自己自乐发泄自己的一种高雅方式但是我发现自己已经被书法折磨的有些痛苦是放弃还是继续呢谢谢您的回答学生阿中顿首!

胡秋萍答:练习书法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使有时会因写不好心里焦虑,那也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享受。关于放弃和继续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要明白为谁而书?为什么学习书法?不能因为一、两次的评选、入围与否而痛苦。如何评判是别人审美的好恶,关键是自己能否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享受。传统与创新之间就环境因素来说当然有联系,没有对传统的很好的继承哪里来的创新?传统是树的根,是飞翔的翅膀,没有根的树哪来的枝繁叶茂,没有翅膀羽翼如何飞翔。环境因素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总和。这些社会人文环境无不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审美取向。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传统与创新的环境因素肯定不同,联系两者是我们活生生的人,对于以往的理解、对未来的关照,用我们的心和手把二者连结起来。

21、镕汉:首先热烈欢迎胡老师的到来!在这里我想请教胡老师一个问题:临习王铎的作品,在笔和纸这些工具上你有何心得?有用过绫和绢临过其作品吗?若有,也请谈一下心得,谢谢!

胡秋萍答:我多用长锋羊毫和兼豪.纸是一般常用宣纸或色宣.少用绢和绫.由于王铎有一笔书之称,常一笔书四五个字或一行字.因此,笔需饱蘸墨汁,纸则不能太厚,太厚则不易快速连绵行笔。 www.yingbishufa.com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