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网络时代加强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 吴翥九

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网络高科技的应用给人们带来工作和学习的便利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们的思考方法、文化观点和生活理念施以影响。由于人们在使用电脑时,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少、信息量的大小、内容的繁简和效率的高低较之使用电脑前已大有不同,这就不会不使人们对过去的教育模式、学习行为、文化动因和活动方式重新进行认识、评价、定位和取舍。在这种大气候下,20世纪80年代始方兴未艾的书法教育,因为手工书写被电脑打字广泛取代这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电脑打字迅速普及的“风卷残云”之势,已不可遏制地影响到人们固有的书写态度和书写行为。人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当初汉字无法在电脑中输入时,便马上有人大声叫嚷“汉字必须拼音化”;后来又因能在电脑里输入各式各样的字体,旋即又有人大胆预言:“中国书法老矣朽矣,不久将在地球上消失。”如果说前一种痴言在事实面前已不攻自破的话,后一种妄语假借着电脑打字的方便快捷便是对习汉语写汉字的人的一个不小的蛊惑。在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看来,电脑打字高效而神奇,弱化书写、漠视书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青年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书写技能欠缺、书写效果低劣、书法审美情趣缺失和书法知识浅薄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不容回避和小觑的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另类文化和全新观念风起云涌的当今世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书法教育、弘扬书法传统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书法教育是强化青年学生文化认同感,增强其民族自信力的一个妙方

注重传统文化的开掘和搜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继承传统文化的神韵和菁华,力图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以彰显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特有魅力,在当今文化领域已成蔚然风气。戏剧、音乐、舞蹈、诗歌、文学……莫不如此。书法这门古老的堪称国粹的艺术形式,显然不应该置身事外。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两大文字系统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只有表意的汉字才有可能而且依然发展成为一门独有的专门的书写艺术。这是汉字以外其他所有文字所不可比拟也无法企及的艺术特质,是华夏先民的天才设计和辉煌创造,是泱泱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永恒的黑白世界是华夏儿女宽广胸怀和丰富情感的演绎,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民众卓然超群的聪明和智慧的闪光。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现代的画坛巨擘毕加索曾经由衷慨叹:“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当代的政坛风云人物希拉克在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期间曾说:“中国古代诗人杜甫有一句诗‘书贵瘦硬方通神'……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作为我们国家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的“中国印”,一经对外公布,便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和欣赏……如此种种,无不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巨大魅力。毋庸讳言,电脑的日渐普及对书法的生存和发展设置了一些障碍,然而它并没有能够将书法逼到穷途末路,恰恰相反,它使得书法愈加明显地纯化为一门专门的书写艺术,艺术书法将得以最大限度地表现。新兴的电脑打字技术的出现为古老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过去不曾有过的崭新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艺术是置之绝地而后生,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迎来了一个生意盎然的明媚春天。认清楚了这个时势,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在现阶段加强了对青年学生的书法教育,便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通过文化层面的认同加深其民族认同感,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凸显其民族特色,增强他们以更坚定的姿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二、加强书法教育是丰富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一个良方

现代书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有画图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熔文学、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趣味于一炉,集艺术的共性美和自身的个性美于一身。它既有音乐讲究的节奏,又有绘画谋求的虚实,既有诗歌追求的意境,又有文学作品注重的格调……同时,书法往往“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师法自然而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正因为由千万个个性各异的事物组成,所以才不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书法中字体千变万化,风格千差万别,意蕴千姿百态,诚如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一般,徜徉其间令人流连忘返,不知厌倦。凭借“净化了的线条”,书法表现了人类丰富的精神生活。“融笔于情,借笔抒情,情绪不同,书随以异”,正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教育过程中利用好自然和书法两种资源供青年学生欣赏,紧扣书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规律,便能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充分领悟艺术审美的本源,从而提升他们发掘美、感受美的能力。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书法还融贯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思想内容。在它身上,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人相和”、“美善合一”,而且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整体为上价值观和无止境的人生理想追求。书法的载体虽然简单平常,可它负载的历史内涵和精神内涵却十分丰满厚重。历代流传至今的浩如烟海的碑刻和法帖,其字体多类,幅式多样,风格多种,韵味多变,浸淫其中既是对传统文化奇葩的攫取,又是对古代文人墨客心境和人格的感悟,也是对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渊源以及特定的文化现象的观照。青年学生一旦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理解了书法欣赏的方法,掌握了书法创作的特点,便能从书法活动中感受到卓尔不凡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表面看来,书法好像只是一种手头功夫,书法小道,“壮夫不为”,实则它是书写者学识和涵养的反映,是性格和气质的流露,是人格和人性的表现,是人生妙境的营造和享受。传统的书法理论在重视字内功的锤炼的同时,尤其强调字外功的储备和修为,二者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书法的理想状态。刘熙载曾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面孔,一手好字,时时受益,终身受益。书法教育是帮助青年学生掌握书写基本技能、获取书法基本知识的手段,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育人的性质上,它有其他学科少有的“多功能性”。它并不是通过单纯的偏执的写字教学就能实现,它必然将人类创造的文字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一炉共冶。从这一点上说,书法教育堪称一定程度上的完全教育。加强了书法教育,就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叉式地给青年学生以知识传授、艺术熏陶,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类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掌握世界的”。在这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和书法艺术并非水火不相容,电脑打字和手工书写并非冰炭难共生。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书法教学应该加强,不能削弱。电脑打字和手工书写,用的都是手指,但从实际结果和功效看,大多场合的电脑打字不可能跟手工书写同日而语。打印出来的文字千人一面,一字万同,毫无表情的抽象符号的重复堆积,全无生气,沉闷难耐,这与传情达意、绚丽多姿的手工书写有很大差距。撇开效果的差别不说,就过程而言,手工书写具有电脑打字相形见绌的优越性。打字的过程是一种简单的、近乎机械的活动,尽管也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但它无法与复杂细腻、具备艺术潜质的手工书写相提并论。

三、加强书法教育是磨砺青年学生身心和意志,陶冶其精神品质的一个偏方

网络时代电脑的使用的确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水平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网络中的虚拟空间,也造成了现实世界里人际关系的淡化和疏远,情感的虚幻和失落。沉溺于网络,一方面往往容易使人理想丧失,现实困惑,精神颓废,意志消磨,另一方面,对身体机能的损伤也不可忽视。青年学生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认知世界能力的不健全,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和侵扰。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期然而然的利益至上主义、金钱拜物教大行其道,浮躁世风强力劲吹,长期奉行的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面临着考验。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青年学生的尚未定型的思想方式、思维模式、人生哲学、处世方法难免要受到负面的影响。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双重夹击下,青年学生的身心正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加强书法教育,不啻矫正浮躁心态、调剂处事行为、磨炼身体素质的一剂难得的偏方。书法,外展肢体而现于手,内调元气而发于功。动全身,活筋骨,祛烦恼,怡性情。学习书法,需要有磨穿铁砚、锲而不舍的恒心和毅力,古语有云“字无百日功”,“字无十年功”,“练字就是练志”。练习书法时,讲究平心、静气、凝神和巧思。“兵静乃胜”。在静中,习书人可以感悟到天地的博大,胸襟的开阔,思绪的奔放,灵气的畅流。品其字,寓其情,乐其心,畅其怀,“不知物之为累”,“不知身之为劳”,生命的能量在无比的欢愉中得到释放和超越,乍现的智慧和突发的灵感悄然降临,一个心手双畅,物我两忘,宠辱不惊而超然物外的新天地也常不期而至。

一代文豪郭沫若曾说过,教学生写字“并非是人人都成书家,而是把字写得易认些,比较体贴人”;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育工作者,“要教导孩子们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现阶段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书法教育,其本身功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不是以写一手好字为终极目标,而是涉及人文精神、情感体验、创造力培养、人格完善、智能提高及民族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在这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