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略论
● 退省

关于硬笔书法的起源,很多人觉得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人们用石片、刀子刻画龟甲兽骨,并以此汪明硬笔书法是产生于毛笔书法之前的艺术形式。刀子、石片毕竟跟我们现在所用的硬笔书写工具相去甚远,刻画和书写也有一定差别。所以书法和篆刻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始终是两种艺术。我则更愿意把篆刻的历史追溯到甲骨时代。

敦煌学者提出,硬笔书法至少始于汉代。根据对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的考证,硬笔的使用历经汉、唐、宋、元诸朝,绵延了一干二百多年,书写内容涉及文学、契卷、书信、佛经等等,使用书体包括楷、行、草,字体较平整,粗细较均匀,富有硬笔书法特色,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填补了中国硬笔书法史上的大块空白,彻底否定了数十年来那种以为中国硬笔书法起源于鸦片战争的旧说,把中国硬笔书法史提前了两千年。”敦煌学者的提议勿庸置疑,但我更愿把它称为“古代硬笔书法”,把从19世纪未发展而来的称为“现代硬笔书法”,两者或有暗合。但并非一脉相承,它们中间有着明显的间断,而工具不尽相同,是界限明显的两个时代。

现在大多数人所论的硬笔书法应该是后者,它的发展从钢笔的引进开始。相比毛笔而言,钢笔使用便利、快捷,这种优势在新文化的发展潮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都曾是钢笔使用的积极倡导者。钢笔书写虽然在审美形式上无法与传统书法分庭抗礼,但在实用领域的占领使毛笔在原有的大量书写活动中变得无所事事,“适者生存”法则使毛笔书法逐渐成为纯审美的艺术。

当时还出现了汉语拼音化运动与文字改革运动,伴随着白话文在新文化革命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汉语——汉文化的结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变化甚至冲击了作为汉文化的语言学科的最基本单元。“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汉字省体委员会”首席委员钱玄同提出:汉字最糟的便是它和现代世界文化格格不入,提倡汉语拼音文字应采用“罗马字母式的字母”,要清算“汉字的罪恶”。

现在看这曾经轰轰烈烈的史化运动甚至有点后怕。如果运动成功,现任还有汉字书法吗?我们不该低估汉字的魅力,她穿越数千年风雨,这场运动对她来说只是一个稍大的浪。分析一下这些观点的初衷,无非就是简便、实用、与国际接轨。这种思潮对于钢笔的普及看起来是强劲的,但无论钢笔还是毛笔,他们的载体——汉字,都不会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钢笔的艺术化表现不可避免地要从毛笔那里借鉴,所以一些精于毛笔书法创作的有识之士逐渐将毛笔的部分表现手法转嫁到钢笔的书写上来。

1935年,陈公哲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应该是有史可查的第一本钢笔字帖,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章太炎在序中说:“一笔成之,可以省目力、竞寸阴。”可见其主要的基调还是实用和便捷。

1939年,黄若舟出版了有关钢笔的汉字通行书写字体《通书》,该书在当时的影响小大,但后来根据此书进行整理加工的《汉字快写法》风靡全国。

1947年。邓散木、白蕉合著《钢笔字范》问世。两位先生用钢笔对线条的表现力进行了充分的尝试,评者云前者书作“秀逸疏朗,绝俗超群”,后者“气象万千,亦刚亦柔”。两人本身都是赫赫名家,书法艺术修养毋庸置疑,但是二者作为先行,有点曲高和寡。另外,他们太习惯用毛笔了,对于钢笔技法的探索必然是从毛笔角度切人的,这种直接转嫁和刚开始的探索,自然不可能获得普遍的认呵。鲁迅先生是钢笔使用的大力倡导者,但是他留下的文稿仍有大部分是毛笔写的,也是习惯所致。尽管如此,邓、白_二人为钢笔书法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极为巨大。这是现代钢笔书法发展史上第一次对钢笔书写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艺术化尝试,也为钢笔书法的后来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邓、白而后的十多年里,虽然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但钢笔书法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如草里冬瓜般潜滋暗长。主要的出版物有195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立峰《钢笔字的练习和写法》和黄若舟《汉字快写法》,后者是在先前《通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196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林似春书写的《农民杂记钢笔字帖》和《雷锋日记摘抄》。尽管许多人认为汉字的简化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汉字文化,但当时简化字的推行的确使汉字变得“平易近人”,会读写汉字的人成倍翻升,群众基础空前壮大。

“十年文革”是中国文化一段空白,人们在文革后表现出对文化的极度饥渴。动乱平息、春风吹起,各类文艺形式复兴。钢笔书法作为一枝春笋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表,上海的黄若舟先生集自身几十年的书法积累,在先前的基础上,去芜存精,将先前出版的《汉字快写法》加工更名为《怎样快写钢笔字》再次出版,这本薄薄的小书自1978年首次推出后一版再版。印数超过了 1200万册。这惊人的数字。表明钢笔书法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高潮刚刚开始。1980年庞中华《淡谈学写钢笔字》出版,序中首先提出了钢笔字书法的概念,许多人评价这是一本对于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具有敲门砖意义的字帖。正因如此,1982年由《浙江青年》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大赛也使用了这一概念。1983年初,梁锦英的《钢笔书法》出版。同年,庞中华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推出《钢笔书法讲座》,钢笔书法第一次与全

国媒体结缘,信息传达极为生动、准确的优势,使得庞中华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不管现在硬坛如何评价庞体。但庞中华对于硬笔书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他推动了空前的硬笔书法高潮。

1985年在杭州创办r钢笔书法的专业性刊物《中国钢笔书法》,这份刊物直到今天也还是硬笔书法界最为专业、最为权威、影响面最广的期刊。

同年,杂志社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钢笔书法大赛(一说第三届),直到今天还被硬笔书法人津津乐道的此次盛大赛事,对于硬笔书法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意义,获高奖的仇寅、刘惠浦、任平等人几乎成了当时青年的偶像,受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歌星影星。

中日之间文化交流逐渐频繁,1984年11月的团体访问及1986年1月只本仓敷硬笔书道学院作为艺术组织的来访。将他们的“硬笔”及“硬笔书道学院”的艺术等概念带人我国,启发了我们对此艺术的重新命名。客观地说,硬笔这一概念显然要比钢笔来得更为宽泛、合理,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扔掉了几十年的概念,硬笔书法之说成立。有趣的是,硬笔书法界的国赛——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以及专业刊物《中国钢笔书法》却一直沿用了原来的概念,大概是因为原来的称谓已经形成品牌的缘故。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硬笔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潮,全国习字热潮风起云涌。各类硬笔赛事此起彼伏,硬笔书法艺术概念不断演变。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于硬笔书法的热度开始慢慢冷却。一些早年取法古帖而崭露头角的硬笔书法先行者因为硬坛的冷寂而逐渐转向了毛笔创作。继续对硬笔书法抱有兴趣和热情的书法人开始审视自我,进入对硬笔书法冷静而理性的思考。虽然有点沉寂,但相对普遍的艺术化倾向却开始发展。80年代的几项重要赛事,大多数作品是学时人的硬笔书法,而90年代末的第六、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参赛作品,懂得取法古帖的越来越多,而且作品也写得越来越精,对于古帖的吸收和消化出现了长足的进步。

“七届中钢”中出现注重作品装帧的倾向。2001年的“八届中钢”甚至出现了长达6米的长卷,其作者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最高奖,“九届中钢”等重大赛事中注重装帧的作品越来越多,其实这是硬笔书法作品艺术化的又一发展。

毛笔在实用的舞台上唱了几千年的戏才在钢笔的入侵下不情愿地退出,逐渐演化成为今天的纯艺术,而现代硬笔传人中国只有百年历史,尽管受到电脑、电话的影响逐渐在信函、公文等领域失去阵地,但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固守实用的领域,不必担心退出实用舞台。

现代硬笔书法发展之迅速令人赞叹,硬笔书法相对毛笔而言。是蚂蚁对大象,蚂蚁永远也长不成大象的样子。但蚂蚁自有优势,数量多,蚂蚁所能到达的缝隙,大象永远也走不进去。同样,毛笔笔法的丰富,硬笔很难企及,但是拿着硬笔写字的人一定比毛笔多,这种便捷,毛笔也无法抗衡。某种程度上,硬笔和毛笔共同构成了现在的书法艺术!

原载《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6年第7期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