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反思与超越
● 刘贤斌

二十年!是二十年了吗?没错,时间的年轮的确已经无法更改,而让我心如恍惚的是,从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原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成立,《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创刊至今,我没有间断过对她们的关注,我与《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从季刊,双月刊到月刊的每一次相约。至今仍一如既往,于是在我的脑海里不觉幻化出二十年“沧桑”的一幕幕因此更加感叹一个志学少年与她们的不期而遇,竟在一以贯之的“厮守”中走过春秋冬夏,走过九十年代的“风雨飘摇”,走过世纪之交的“江湖险恶”,又走在新世纪新的起点上,“见证”了硬笔书法二十年的风云际会…… 。

应该说象我这样从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便与刚刚起步的当代硬笔书法一同前行的人,会有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的感受,也许比我们年长者会对硬笔书法多几分审视,或以自身的阅历和认知作出取合的评判,而比我们年少者,则可能是在“耳濡目染”,或者干脆就是在排斥的环境中,接受着与硬笔书法的“情感考验,他们爱好硬笔书法与否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我们,或如我者,从1984年起即关注硬笔书法的人,少年的纯真,使我与硬笔书法之间更加纯粹。对硬笔书坛往事的怀念,我依然如昨!

一、二十年大赛——“浪花淘尽英雄”

从曹宝麟、王正良,何昌贵、任平、赵彦良、张秀、刘惠浦、谢非墨、王学文、郦一平、方志恩、马明、范林庆、吴舫、王柏勋、芮德山、于唯德、徐子久,王刚、黄正明、王惠松、李洪川、仇寅、顾仲安、林似春到赵祉强、刘兵、宋炳坤、许晓俊、孙光松、胡伟、谢继东、王德荣、彭洪顺、许永斌、黄文泉、曲庆伟、朱燕霓。二十多年的大赛,参与者不计其数,获奖者数不胜数,是他们使这一历史时期的硬笔书法创作延续并逐步衍进和升华这些获奖者中虽然有一批由于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已经逐渐淡出了硬笔书法的舞台,但是对这些曾经为当代硬笔书法作出过贡献的硬笔书法家,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仍然活跃在硬笔书法创作领域的名家和高奖获得者们,他们肯定有对硬笔书法的真爱情结,或许创作作品和关注硬笔书坛的发展就是他们宣泄情感的方式。我们应该以硬笔书法的名义向他们表达敬意,硬笔书法的承传需要他们的支持。

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在硬笔书法创作繁荣的表象背后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二十年来,虽然我们的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已突飞猛进,创作思想也空前活跃,但在书体风格拓展表现方面仍然显得滞后。与十几年前比较,楷书创作的高奖作品仍然是魏晋及唐楷路数,即使有涉猎明清小楷的,也未免亦步亦趋,没能实现创作的自由表现。行草书创作应该说取得了最大的成就,因为它呈现出了多样的取法,而且直接从传统中来,比如对苏轼、米芾、王觉斯等古代书家法帖的承袭和明清书法范式的表现等,已今非昔比。与楷书和行书相较,篆书、草书则几成应景,由于从之者寥寥,故其创作不能彰显。隶书化自汉隶,亦有取时人风范者,但仍不能代雄。

同时,由于媒体空前发达,信息通畅,硬笔书坛关注当代毛笔书法创作,受“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思想的启发,直接取法当代毛笔书家的成功之作而拿来为我者,虽然没有形成很大的“潮流”,但至少丰富了硬笔书法的创作思想。正在硬坛逐步显露的硬笔书法的“流行书风”即此明证。她们正日新月异地推动着硬笔书法的创作理念。从材质工具到章法形式,为硬笔书法的纯艺术化进程推波助澜。这在我看来,当属于硬笔书法的福音。但我们始终不应该忽视的是,作为艺术创作的硬笔书法内涵的丰富与充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焕发其生命活力。

虽然在书体风格方面,我们目前的硬笔书法学习仍然沿袭着清丽婉约一路,但已经更加趋于传统。这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直接取法高奖作者的现象相比,说明我们的理性认识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说“取法乎上”而“不囿古今”,但硬笔书法直接取法时人硬笔书作,不去亲近源流,从而上溯下追的后果,只会导致作者艺术表现的贫乏和苍白,这已经成为硬笔书坛的共识。

二、理论研究——“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自1987年以来,已先后于1987年6月(湖南长沙)、1998年6月(浙江嵊州)、2000年7月(山东烟台)、2003年11月(四川乐山)举办了四届研讨会。应该说,历时17年的四次理论研讨活动,为当代硬笔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指导和理论梳理的作用。面对硬笔书法理论匮乏的局面,认真、深入、持久地做好硬笔书法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功泽后世的善举,因为她不仅可以为当代的硬笔书法创作进行分析、调整和导航,同时也是对硬笔书法理论构建的丰富和充实。我们身逢硬笔书法广泛兴起的时代,同时也被赋予了组织研究并为硬笔书法奠定坚定基础的历史责任。

四次理论研讨会,对硬笔书法发生、发展、创作、审美,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这对曾经关心硬笔书法事业的老一辈已故书法家沙孟海、林散之、费新我、陈叔亮、黄若舟等先生是一种告慰。同时也是对启功、沈鹏、王学仲等一大批在硬笔书法发展初期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老书法家们的报答。也正因此,我们就更不应有丝毫的懈怠和散漫。努力传承和发展硬笔书法的理论思想,也是对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当代硬笔书坛创作,理论领域的一大批硬笔书法艺术家们最好的回报。当一批新的硬笔书法理论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相信像骆恒光、朱以撒、卢前、樊中岳、何幼慕、姚建杭、吴身元、崔学路、王介南、高惠敏等先生会感到十分的欣慰……”。

当然,我们还不能盲目自大,回顾十七年来举办的四次理论研讨活动,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第一届与第二届举办时间间隔太长(11年),1987年至1998年期间的硬笔书坛状态的理性分析明显缺失,虽然这期间《中国钢笔书法》一直在关注硬笔书坛的理论问题,但还是难免失之详实。其次是与硬笔书法创作相较,从事硬笔书法理论研究活动的作者可谓少之又少,而且正在流失,这说明,我们的有关扶持与激励工作急待加强。我们知道,当代硬笔书坛还没有一个培养理论人才的机制,《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从创刊伊始就开辟了有关理论栏目(从“书法谈艺录”到“钢苑谈艺录”,再到现在的“论文选登”,也有一些栏目与硬笔书法理论若即若离),但这种“自流”状态下的思想表达,难免因缺乏“积淀”而显得草率或者失之偏颇。还有就是对观点及艺术思想的阐述和整理显得芜杂而混乱;对有关理论成果的出版传播也明显存在缺憾等。没有学科构架和从事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良好环境,是当前硬笔书法理论创作的最大障碍。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艺事活动中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以期实现硬笔书法理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活动和组织——“惯看秋月春风”

二十年中,协会和杂志社先后举办了“兰花杯中国钢笔书法精英擂台赛”、“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全国钢笔书法字帖大赛”、“全国园丁杯‘三笔’书法大赛”和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等多次活动,同时还组织了三届师资培训班,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硬笔书坛的思想,促进了硬笔书法家、硬笔书法爱好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向硬笔书坛昭示了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记得2001年11月在杭州与王正良先生谈及协会当时面临的有关问题时,他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一个协会是不是“权威”,说到底不是靠它的什么牌子,而是要看他在社会上的口碑和公信度。的确,一个组织如果仅有响亮的名号和“独特”的背景,而没有能够令人信服的社会形象,那么它或者只会是形同虚设,再或者会自然消亡。众所周知,被誉为“天下第一社”的西泠印社已经走过了百年,而它所登记注册的单位却是在杭州市民政局,谁都知道这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的印人为达到加人该社的艺术水平,需要作“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把它作为终身的追求…。难怪二十年来,我们从没在有关媒体看到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的这类宣传。而相反,有些自诩清高的协会则竭力自我吹嘘,广泛散发入会邀请,甚至表示:“入会申请表复制,复印有效”。相信与当代硬笔书法一同走来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能感受到这类情况。在这些方面,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是有品格的。

作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的一名老会员,笔者希望借此机会说几句建议和意见。笔者认为,协会应该在联系会员,发行会刊,开展丰富多样的会内活动等方面多做些工作。否则,难免显得冷清,长此以往,会使会员失去信心,也不利于协会的发展壮大。

以上创作、理论和组织工作等方面的一系列成就,是在办好《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以《中国钢笔书法》为依托的前提下取得的。与此同时,杂志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杂志社能够秉承尊重书法传统、研究硬笔书法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办刊理念,始终把握硬笔书法的特征。近年来,与网络联姻对硬笔书作市场的推动,对硬笔书法作品收藏的引导以及开设诸如“艺苑茶座”,“培训园地”等栏目,关注当代书坛人文及对硬笔书法人才储备所做的努力,为当代硬笔书法文化增添了亮色。

《中国钢笔书法》已经创刊二十年了,这是真切的现实,二十年一路从容走来,这不仅表明了《中国钢笔书法》人的笃定与坚持,也向世人展示了硬笔书法艺术能够更加持久的魅力。恰如笔者开篇的由衷感慨,在历史长河中,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在我却是一段与硬笔书法、与《中国钢笔书法》的美好回忆,她让我在回眸中凝望,在憧憬中祝福。
愿中国硬笔书法事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中国钢笔书法》2004年第10期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