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硬笔书法百年历史钩沉
● 梁继

中国硬笔书法从甲骨文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硬笔书法由于和毛笔书法在艺术气质上的差距,使之一直隐于历史角落而默默无闻。观照钢笔书法(硬笔书法)二十世纪发展的百年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二十世纪初到1949年建国前为第一时期;建国后到文革前为第二时期;文革十年为第三时期;文革结束后至今为第四个时期。

二十世纪初钢笔传人中国,其时正逢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文化”的呐喊声中,使用钢笔的人逐渐增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鲁迅、胡适、郁达夫、巴金、丁玲等人也开始拿起钢笔进行写作。虽然他们不是专业书家,但他们少时都经历过严格的毛笔字训练,又有丰富的学养。故而他们的硬笔字自然流畅,颇具韵味。尤其是鲁迅先生极力宣传钢笔的书写优势,并于1933年l 0月1日在《申报》“自由谈”专栏里发表《禁用和自造》,在1 935年9月5日出版的《太白》发表《论毛笔之类》等文章以驳斥那些阻碍钢笔发展的“国萃论”者。当然文人们不会将自己的钢笔字视为硬笔书法.但看他们的硬笔手稿,却又韵致独具,其内涵、艺术性要超出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硬笔书法家们许多,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这些人的钢笔字无疑是很好的书法作品。这些文化名人最初的钢笔手稿,现在已经不多见,能见者也只是片页只字。目前看,较为丰富、全面的是苏曼珠在l9l9年以前翻译的《文字因缘》原稿,遗憾的是其钢笔手稿现在已不得见。

如果说鲁迅等人的硬笔字只是他们平时简单不过的书写行为,那么陈公哲、黄若舟、邓散木、白蕉等人的钢笔字帖,则可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行为。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公哲写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我国第一本钢笔字帖。此帖以蘸水笔书写,采用传统的竖写式,每个字用连写的方式一笔完成,笔力遒劲,线条飘逸流畅,是用硬笔书写传统书法的初步尝试。国学大师章炳麟在序言中写道:“余弟子陈公哲……以钢笔作千字文,书杂行草,往往以一笔成之,以为依此作字,可以省目力,竞寸阴。”许士英在跋中说:“陈君公哲,吾国奇士也,于古今中外之学,无不悉心探讨。雅好创造。凡冶一事,成一艺,往往持之以恒,条底于成.甚至倾家以从。”陈公哲这位博学多才的有识之士。对我国硬笔书法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此后黄若舟先生在l939年底出版了《通书》。《通书》一经问世,受到当代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好评。古文学家唐文治赞称《通书》是“字学津梁”。国学家胡朴安题诗:“变篆为隶隶为草,继续真行次第生,可惜漫无标准在,如何一一定规程”。黄若舟先生的《通书》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来《通书》成熟而为《汉字快写法》于1958年出版。1949年邓散木、白蕉合写的《钢笔字范》出版。邓散木、白蕉是现代书法史上的大家,从今天的目光审视《钢笔字范》,其价值远远超过目前的一些硬笔字帖。平衡在《邓散木白蕉钢笔书法字范》中说邓散木、白蕉二人从事的钢笔书法创作是“开书法之纪元,树艺术之别帜”。开书法之纪元是否可为定论,暂且不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使钢笔书法从简单的实用升华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对当代的硬笔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一时期硬笔书法字帖的影响面要相对狭窄一些,我们知道当时战乱频繁,经济衰败,钢笔字不会为更多的人所接纳,但作为硬笔书法的钢笔字毕竟为人们所知道、理解并逐渐接受。特定的时代背景阻碍了它的发展,但同时赋予了它划时代的意义。

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是现代硬笔书法发展的第二时期。建国后文化事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1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了《当前汉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书法是一种艺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客观存在,但多年来它一直作为美术的附属品而存在,周总理的报告使书法艺术得到了国家的确认,这对书法艺术中的硬笔书法的发展也是有促进意义的。

虽然这时候硬笔书法的艺术地位没有得到肯定,但是许多书法名家仍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们以字帖的形式展示和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195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沈六峰的《钢笔字的练习和写法》。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黄若舟的《汉字快写法》,此书是我国较为系统地研究硬笔快写的成功之作,至今已累计发行l300万册。刘海粟为《汉字快写法》题词,赞日:延年何必乞灵丹,快笔飞腾兴最酣。留得韶华攻学问,多添成果出真光”。王蘧常题日:“书道通过世道通,翩翩绿鬓忽成翁。一从前哲平章后,笔势纵横欲化龙。”这一时期的硬笔字帖还有上海三联书店在五十年代出版的由邹梦禅书写的《三体钢笔字》;1962年出版由周稚云书写的《钢笔美术字练习》;l96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林似春书写的《雷锋日记钢笔字帖》、《农民杂字钢笔字帖》等。

诸多钢笔字帖的问世使硬笔书法以书籍的形式得以传播,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书家言传身教倡导硬笔书法。著名书家卢前先生早于五十年代即倡导以钢笔字继承发展祖国的书法艺术,著名书家林似春从六十年代起倡导并实践用钢笔字来表现传统书法。这些书家不但言传,而且身教,他们带了一部分学生,虽然不全是纯粹意义的书法教学,但确确实实钢笔书法在师生教学中承传着。

这一时期的硬笔书法较建国前有着很大的不同。新中国成立后,写钢笔字已经作为一项规定在社会上广泛提倡,从实用的角度看,钢笔从新中国威立伊始便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说建国以前,很多学者以钢笔作字是为了支持钢笔这一新生事物的话,建国后这些都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事钢笔书写的人的增多,促使更多的人要写好钢笔字,那么这个时候的硬笔字帖或硬笔教学便有了属于它自己的群体和市场。

文革十年是硬笔书法发展的脆弱期,也是畸形期。这一时期文化已经不再被人重视,艺术更是如此。如果当时的人们还能感觉到艺术的存在,那么就是做为样板的几个革命现代京剧。硬笔书法如果在这个非常时期得以传播,与革命样板京剧相契合就显得十分重要。197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以“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现代京剧为内容的系列钢笔字帖。其中由黄若舟先生书写的行书字帖在1975年第九次印刷时达到了756万册。这么大的发行量,虽然不全是黄若舟书法的影响所致,但在文革期间,硬笔书法毕竟还是得以传播,如果只是看(读)样板戏戏词,似无太大必要去读字帖,买字帖的人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喜欢硬笔书法的人。而且,从黄若舟等人字帖的本身来看,水平也确实很高。浙江书家俞建华曾以硬笔为《工农兵画报》抄写(代排铅字)连环画文字脚本十年。虽然这种硬笔字以实用为主,但这种实用性质不能完全掩盖其艺术性的发挥,因为美是其存在的主题,这也是文革期间硬笔书法的一种流布方式。

在文革十年中.硬笔书法是落魄与孤寂的,上海书画出版社在1972年出版的钢笔字帖是这个十年中硬笔书法发展的重要的支撑点。同时文革前期硬笔书法名家如黄若舟、卢前、林似春以及以钢笔作书的邓散木等人虽然没有文革期间从事硬笔书法活动的记载,但这些书家及更多的书法爱好者一样会自书自赏,硬笔书法也在这种自书自赏中完成一种延续。

另外,著名的书家也好,普通人也罢,文革十年,书信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沟通方式是不会被遗弃的。我们视古代书家的信札为书法作品,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由书法名家以硬笔写就的信件的艺术价值,也有理由认定这些信件为书法作品,关键是我们现在缺乏对那一时期可堪为硬笔书法作品的信件的挖掘。

文革结束后至二十世纪末是现代硬笔书法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促成了新的文化繁荣,书法也得以昌盛。可以说近二十年来是硬笔书法真正的成熟期和壮大期,这一时期硬笔书法的特征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字帖与杂志的大量发行;诸多赛事的开展;硬笔书法函授及培训的举办;硬书组织的不断完善;理论的探索;国际间交流的开展等。

1980年7月庞中华先生的《谈谈学写钢笔字》出版,当时著名美术家、中国美协主席江丰为此书作序,肯定了“钢笔书法”这个概念。此后《钢笔书法大字典》、《中国钢笔书法十年大观》、《当代硬笔书法二十一家》、《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作品精选》、《钢笔书法精品集》(楷、隶、行三体)等大量发行,使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能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字帖.比照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几乎所有国内出版社都出版过硬笔书法字帖,由此可见硬笔字帖在此时的繁荣。现在字帖的出版虽然和以前比较数量有所减少,但与其它专业书籍相比数量依然惊人。1986年硬笔书法专业、权威杂志《中国钢笔书法》的诞生则是硬笔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此杂志至今已经编辑出版了近九十期。当代硬笔书坛没有哪一位书家会否认他从《中国钢笔书法》中所获得的教益,《中国钢笔书法》的价值已经在诸多硬笔书家的优秀作品中得以体现。此外《硬笔书法报》、《钢笔书法报》,也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硬笔书法专业报刊。同时《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也以一定的版面刊登硬书作品。这些报刊对硬笔书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赛事的开展对促进硬笔书法的发展更有独特的意义。1982年5月《浙江青年》杂志社率先在全国举办了第一次青年钢笔字比赛。1984年5月《浙江青年》再次举办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收稿近30万件。此后硬笔书法比赛经历了空前的热烈与火爆,最多的一次全国比赛有近百万人参赛,据统计仅1988年全国大大小小的硬笔书法比赛就达60多次。书赛的正面效应,使之吸纳了诸多的热心参与者,但同时也不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以钱为目的的“个人大赛”、 “欺骗比赛”等。虽如此,每次大大小小的比赛还是有几万、十几万的作品参评。此间较为正规的比赛是由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与《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联合举办的全国硬笔书法比赛,至今已办七届,反响很好。大赛不但不收费用,参赛作品的水平也很高。

近二十年硬笔书法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各种硬笔书法函授和培训的开展和专业组织的成立。1984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庞中华主讲的《钢笔书法讲座》;1986年6月由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和中央电视台合拍的《硬笔书法》讲座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86年.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为依托成立。中国钢笔书法刊授中心”,设立班型全面,辅导认真。穷十几年之功,孜孜兀兀,培养了大批硬笔书法人才。在硬书界影响甚远。另外其他形式的函授、刊授也为培养硬书人才,提高人们的书写水平做出了各自的贡献。1981年3月上海一些书法家组成我国最早的钢笔书法团体——晨风钢笔字研习社。1984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二次青年钢笔书法比赛发奖大会后,成立了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硬笔书法组织,从此硬笔书法家们有了自己的家。这是迄今为止硬笔书法界最权威、最具影响的组织。此后又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于1993年在北京成立。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重庆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甘肃九州硬笔书法家协会也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于1996年1月在北京成立。它的成立表明了中国书协对硬笔书法某种意义上的认同这也是硬笔书法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的体现。

如果说硬笔书法在其自身发展中各类函授、刊授、赛事促其规模不断壮大的话,那么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则使其更加成熟。1987年6月由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钢笔书法》编辑部发起的“首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这次研讨的内容十分全面,从技法、历史、教学、与毛笔书法比较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不乏独到见解。此后1998年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在浙江嵊州又召开了第二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与第一届比较,这次研讨更加成熟,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更具现代思维方式对硬笔书法开展研究与探索。同时二十年来专业报刊发表大量的理论文章,为硬笔书法走向成熟,也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硬笔书法国际间的交流最早始于1984年。1986年元月由三上秋果、小川江南等书家组成的“日本钢笔书法友好访问团”一行38人,访问了上海、苏州、杭州,并在访问期间与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缔结了“中日钢笔书法友好交流协议书”。中日间的硬笔书法交流从此拉开帷幕。1987年8月姜东舒先生一行二人访问日本,开展硬笔书法交流。1997年8月以王正良为团长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参加第60回全日本硬笔书道展暨首届中日硬笔书法作品联展,进行两国间硬笔书法事业的广泛交流。同年l0月以石川芳云为团长的日本硬笔书家代表团进行回访,中日硬笔书法作品联展在杭州举行,联展作品结集出版。通过交流,我国的硬笔书法走向了世界,同时我们也从日本硬笔书法创作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在近二十年当代硬笔书法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硬笔书家,硬笔书法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沙孟海、启功、王蘧常、姜东舒、黄若舟等书法大家对硬笔书法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硬笔书法得以健康发展。而卢前、骆恒光、王正良、何满宗、任平、沈鸿根、崔学路、梁锦英、汪寅生、赵彦良、刘惠浦、谢非墨、李洪川等硬笔书坛中坚对当代硬笔书法事业而言更是有历史意义,他们开创了当代硬笔书法发展的新格局。当然近十年涌现出来的硬笔书法新秀会沿着硬笔书法界前辈学人开创的路走下去,继续开创硬笔书法的新的明天。

总之硬笔书法在这一百年中,从开始到壮大,其历程是艰辛的,但同时也促成了硬笔书法今天的繁荣。展望新世纪,相信硬笔书法在所有书法爱好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上,会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原载《中国钢笔书法》杂志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