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中国当代硬笔书坛十大丑恶现状
齐玉新

中国当代硬笔书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滥觞后,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为之跋涉不息的硬笔书法探索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硬笔书法文化现象。然而当硬笔书法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在新的世纪如何看待并发展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笔者作为自从八十年代初期介入硬笔书法艺术形式的一个参与者,根据十几年来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发展到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当代硬笔书法的发展现象深感忧虑,为此写下此文,其中批评并非对一些硬笔书法名家不恭,仅是说明一种现象,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名人多、名家少。

通过二十余年的轰轰烈烈硬笔书法活动,中国硬笔书坛出现了一大批令硬笔书法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硬笔书法著名人物,他们在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们静心来审视他们的知名度与硬笔书法创作艺术水准时,大家心中有数:他们只是硬笔书法圈子里的名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硬笔书法名家。如庞中华、沉鸿根、卢中南、丁永康、卢前、孟天宇等人的创作水平放在十几年前硬笔书法的初创期时还可以算得上鹤立鸡群,但当我们今天把他们的作品和目前中国硬笔书法家们的作品中做比较时,谁都会觉得不过如此甚至还不如当下杭州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优秀奖作品好多少。因此他们只能算硬笔书法圈子里的名人,算不上名家。而像谢非墨、赵彦良、崔学路这样在硬笔书法创作和学术上有真正建树和深度的名家是在太少了。

2、活动家多、书法家少。

中国当代硬笔书法能在短短的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发展到今天的轰轰烈烈、人多势众是和许多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推波助澜分不开的,他们在组织活动中自己出了名而且也确实为中国的当代硬笔书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庞中华、何伟、司惠国、孟天宇等,然而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学术水平实在是对硬笔书法的进一步向深入化、专业化、学术化发展无能为力。当然硬笔书法的发展的确需要有一批热衷于此的人来组织活动,但光靠活动是不能解决这门艺术的进化所要求的诸多艺术本体上的需要的。如果有一大批活动家再有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和很高学术水平的硬笔书法创作家、理论家,硬笔书法的艺术高度还会比今天更高。

3、展赛多、研讨少。

如果说二十余年来中国的硬笔书法各种规模、级别、形式的展览、比赛、评级等活动有两万次的话是不为过的。这无疑极大刺激和推动了硬笔书法在技法上的尽快定型和成熟起来,但是艺术形式一般是有两方面构成的:创作与理论。创作是实践和技法上的探索以及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而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总结、前瞻和指导。但是我们回忆一下我们记忆中的有关硬笔书法学术研究或理论研讨会活动在二十余年来有几次?硬笔书法界有几个成功的、站得住脚的理论成果出现了?有多少人热衷于理论枯燥的研究?这种现象严重的导致了硬笔书法技能创作构架和职能研究构架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硬笔书法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硬笔书法创作水平在近年出现了难以再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这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和从一些展赛中能看出来的事情。

4、写字多、创作少。

严格的说,我们从头到现在浏览一下二十余年来的硬笔书法作品就能清楚的知道,中国的硬笔书法实在是呈现的一种写硬笔字化的现象。其实用书写性非常强,可以说非常美观和漂亮。但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实用并非是其主要功能,艺术表现才是!可是当今的硬笔书法家们注重创作的表现性吗?那一个展览和比赛引导创作注重表现性了?那一个展览和比赛中注重表现性的作品获最高奖了?这种现象说明硬笔书法在发展中在导向上还有很大的问题,还有很大的盲角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硬笔书法永远停留在写硬笔字的阶段、永远属于小儿科!

5、门派多、流派少。

各种活动、各种组织、各种硬笔名人在二十余年间也造就了各种势力和门派,形成了在硬笔书法圈子里混的资本,大有诸侯割据的势头。如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作为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社团,但是他们没有像中国书法家协会一样把创作展览活动、把学术研究活动搞起来形成规模和制度,他们也没有把全国各级硬笔书法协会和硬笔精英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各级、各地的硬笔书法社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形成了各种孤立、各自当权、闭门自守、闭门造车的硬笔书法门派。与门派相比,硬笔书法在创作上的风格流派确显得单一和单调,其主要问题就是取法眼光的局限性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书体上,行草书主要片面瞄准二王、宋代以及明清调;楷书主要取法魏晋写经小楷;隶、篆书由于技法表现探索上的不够与行草、楷书相比艺术性有很大差距,书体路子窄必然形成了千人一面。二是书法风格上,硬笔书法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或专利风格,书体的风格只是在用硬笔工具翻版毛笔书体的欧、颜、柳、赵和王羲之,在这方面硬笔书法艺术颇有寄居蟹的精神和嘴脸了。

6、流星多、恒星少。

二十余年来一系列硬笔书法大赛、大展培养造就和涌现了众多的硬笔书法家和新秀明星,但是由于书赛或展览创作功利性必然会导致硬笔书法家的急功近利,于是大部分硬笔书法家的创作方向基本就是定位在为展赛而创作上,显而易见的是这二十余年的硬笔书法家都是创作型的,而缺乏学术和理论做支撑的创作型书法家终究是不易站得住脚的,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硬笔书法家几年甚至用不了几年便像流星一样销声匿迹了。以八五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十名特等奖得主,现在仍在硬笔书坛露面且受到大家敬佩的硬笔书法家只有赵彦良一人而已,二十余年来能在硬笔书坛如常青树般挺立不动的除了王正良、崔学路、高惠敏、朱以撒几位还有谁能像恒星一样在书坛闪光呢?!所以说,硬笔书法没有学术底蕴和深厚的内涵做支撑终究只能是一颗流星。

7、协会多、存在少。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大地上恐怕没有那一个城市甚至那一个县没有硬笔书法协会的,一些地方甚至除了硬笔书法协会还同样有青年硬笔书法协会,一些毛笔书法家协会还下设硬笔委员会。但这为数众多的硬笔书法协会除了以此名义搞些活动捞些经济上的实惠这种热心外,于硬笔书法艺术本体的提高、培养新人、书法普及恐怕兴趣不大。因而在近年硬笔书法活动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都偃旗息鼓、名存实亡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除了书坛大气候的影响以外,其中协会领导权在谁手中、协会总体水平、协会的宗旨、协会的观念意识以及对硬笔书法的认识态度都有关系。硬笔书法协会与毛笔书法协会相比之下就显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反思一下原因在我们硬笔书法家自己的身上。

8、吹捧多、批评少。

如果说硬笔书法还仅有一些所谓的理论文章或文字的话,那么这些文章之中最多的就是吹捧性的,其中包括:对名家艺术经历的吹捧、对名家作品有超越古人之处的吹捧,硬笔书法届在理论上的学风虽然水平不高但溜须拍马却很是厉害,可以把名人写的钢笔字吹成传世名帖、把新秀吹成即将升起的匡世大家、把黑的吹成白的、把丑的吹成美的,这种不正的学风、恶心的吹捧极易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似乎你好我好大家好硬笔书法就繁荣了、硬笔书法就学术水准高了、硬笔书法就前途无量了!但是对硬笔书法发展中的不良问题、对一些硬笔书法家尤其是有一些名气的硬笔书法家和他们的作品,真的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仿佛学术上的批评就是伤害了名家、名人的自尊,就是对他们的不敬。对此我想,如果硬笔书法界学风不正,吹捧就会杀死硬笔书法艺术!

9、掉头多、坚守少。

在现阶段,如果真的坚守在硬笔书法创作和研究的角度光凭一股热心还可以,但是如果以此生存的话其窘迫真的是很让硬笔书法家们难堪的。我熟悉的北京的几位在全国比较有名气的青年毛笔书法家们他们光凭卖作品生活是很不错的,可以买房、买车。而硬笔书法受作品的艺术性、作品形式的局限是很难有人出钱收藏和购买的,也就是现阶段硬笔书法作品难以成为商品。为此硬笔书法家集十几年心血不见收获心中是不平衡的,硬笔书法家或爱好者的队伍由八五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一百多万的参赛者到了第八届的几千人,队伍在急剧减少。一是大家受商品社会的影响转行宁可放弃艺术性去带学生搞硬笔字普及、为出版社或书商写没有艺术性的钢笔字字帖。二是一些硬笔书法家感觉手中的硬笔表现力不过瘾去写毛笔书法了。三是一些硬笔书法家认为以其说花同样大的力气搞硬笔书法不如去搞毛笔书法有出息、有前途、有利益。我为此悲哀,我为此高兴。悲哀硬笔书法这样容易被人冷落,高兴坚守在硬笔书坛的这些人如此对硬笔书法铁杆儿,这些人才是硬笔书法未来的希望!!!

10、白手起家多、底蕴充足少。

好多人是凭一股热情因为对钢笔字的热爱加入到硬笔书法队伍中来的,但他们受硬笔书法大气候即展赛的影响,急功近利直接取法当代硬笔书法家,缺乏深厚的汲古基础和传统底蕴,显得在今后的发展上后劲不足举步不前。还有一种人士在毛笔书法届混不下去了,于是丢掉毛笔拿起硬笔跑到这个圈子里来混天下、混日子,其实他们的硬笔字不能称得上硬笔书法,因为他们的硬笔笔法和用笔是四不象的东西。从当前中国硬笔书法家的书法内涵和书法学结构上看,硬笔书法家最缺乏的就是对毛笔书法和传统书法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实践,底蕴不足,影响了整体队伍的素质,影响着硬笔书法总体的发展。我以为,未来的硬笔书法家应当是软硬笔兼施的书法家,无论毛笔、硬笔书法的本体、美学、书法精神是一致的,只是书写工具不同。因此加强对毛笔书法的学识、加强对传统书法底蕴的积累对硬笔书法家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底蕴就没有硬笔书法家的未来!

笔者在硬笔书法圈子内看了十几年、混了十几年,对这些耳闻目睹的现象如芒刺在喉,不吐不快。我热爱硬笔书法,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我尊敬硬笔书法家们,所以我想对你们说这些话;今天的硬笔书法需要批评,没有批评的艺术是短命的!

2002年2月22日夜写于求寂斋灯下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ingbishu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